2018服饰行业5大新趋势:品牌创新如何做好“加减法”?

2018年05月31日09:22
核心提示: 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创新成为服饰品牌唯一突围路径。是做“加法”,开拓更多风格品类,灵活拓展,还是做“减法”,锁定特定消费群,深耕细分领域? 各类服饰品牌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2018年以来,服装行业回暖,各大品牌一扫往年“关店潮”带来的颓势,展现出强劲拓展势头。一季度购物中心关注服饰品牌专题阅读)榜TOP50品牌,2018年拟拓展门店总数超过5000家。

伴随品牌扩张的,是服饰品牌基于原有品牌形象、市场地位以及消费趋势,做出适合自己定位、发展阶段的创新举措——

■ 成熟品牌“做加法”:通过多品牌集团化战略、单一品牌风格裂变、扩张细分品类等方式,创造增量,以适应不同类型购物中心差异化定位需求,实现灵活拓展。如美特斯邦威、娅茜推出多品牌战略,WESTLINK西遇试水生活家居领域。

■ 新锐品牌“做减法”:更擅于从某一细分品类或风格切入,研究特定人群消费特征,增强品牌粘性,“快、狠、准”地锁定细分市场。如衣架以轻奢定位抢占中淑市场,HALE BOSS强调“轻功能+法式基调”以区隔竞品。

服饰行业日新月异,不论成熟品牌,还是新锐品牌,都须做好变革准备,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消费趋势。2018年,优秀品牌积极求变、灵活拓展,为行业创新带来了哪些新思路?

一、成熟品牌“加法”裂变:多品牌战略优势明显

随着25-45岁中产阶级成为消费主力军,不少成熟品牌基于当前消费群体年轻化、需求差异化的现状,摒弃过去规模化、批量化的生产模式,以全新品牌、产品线,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2018年1季度购物中心关注服饰品牌榜TOP50》(点击阅读原文)上榜品牌中,休闲/潮流男女装品牌上榜4家,均为成熟品牌,它们着力于新一代目标客群的需求及个性,开拓出不少市场新玩法。

加法1:以品牌裂变撬动渠道升级

强体验性购物中心对传统街店形成明显分流,过去以街店为主的本土品牌将目光转向购物中心。2018年拓店计划中,安踏、森马、美邦等服饰品牌均将购物中心渠道置于重要战略地位。

成熟品牌具有沉淀多年的管理经验,抗风险能力强,一旦推陈出新,又会自带话题、热度,符合购物中心差异化、个性化运营的新趋势,成为各大项目的引流利器。

(1)美特斯邦威:品牌裂变,打造多元生活方式品牌

1995年成立、以“不走寻常路”红遍大江南北的美特斯邦威,在互联网商业化转型中曾一度受挫。

2016年起,美特斯邦威开启了品牌与渠道升级并行的改革进程,除继续推行多品牌战略外,还将目光转向当下流行的集合店,由单一休闲服饰品牌裂变为“一站体验五种风格”的多元生活方式品牌。

- 拓展计划 -

美特斯邦威目前在全国拥有约3800家店,2018年将继续在全国扩张,保持一二线城市优势的同时,将发力三线以下城市和县级市场。

新一代集合店选址将定位于新型社区、综合型年轻群体聚集地。

探索渠道转型,淘汰低效门店

鉴于购物中心门店业绩的良好表现,一向以街边店、百货专柜为主要渠道的美特斯邦威,正在逐步转向购物中心。

其目前已布局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上海万象城、上海月星环球港、上海长泰广场、北京蓝色港湾、杭州西溪银泰城、苏州印象城、龙湖成都金楠天街、北京宜家荟聚中心、济南世茂国际广场等业内知名项目。

▌多品牌战略,适应不同渠道要求

由“Metersbonwe”及“ME&CITY”两大时尚休闲品牌,“ME&CITY KIDS”及“MooMoo”两大童装品牌、“CHIN祺” 慢生活体验品牌组成品牌矩阵。上述子品牌将逐步进驻万达、印力、新城、爱琴海等知名企业旗下购物中心。

不同子品牌可根据渠道灵活拓展,拓展面积有所不同:Metersbonwe为1000-3000㎡ 、ME&CITY为1000-2000㎡、ME&CITY KIDS和MooMoo为200-500㎡、CHIN祺为500-1000㎡ 。


▌主品牌裂变升级,由单一品牌店转向“单店+集合店”模式

基于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消费者大数据资源,美邦对每家店做了定制化的场景规划,以NEWear(休闲)、HYSTYL(潮流)、Nōvachic(轻商务)、MTEE(街头)、ASELF(森系)五大不同风格产品线,交叉组合成集合店,打破传统服饰品牌单一风格,带来一站式购物体验。

上一页 1234下一页

来自:微信号“商业地产云智库”
关键词:美特斯邦威 娅茜 WESTLINK西遇 衣架 HALEBOSS TREK&TRAVEL ROCOCO
运营管理
相关干货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