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屋顶空间利用
日本商业(专题阅读)项目一般餐饮占比不高,屋顶有充足的空间利用。加之日本都市公园绿地相对较少,公园比较稀缺。所以日本的商业项目很喜欢做屋顶花园。不管是日式还是美式,此行打开的商业项目中屋顶花园几乎是所有项目的标配。
中城日比谷的夜景照明很漂亮,夜晚的屋顶花园静谧温馨。
NeWoman 的七楼,设置了一个可以私人认购的露天菜园。不过这个菜园和商场的互动较一般。
Ginza Six 的屋顶花园非常精致,面积也较大,既适合家庭儿童,也适合都市年轻人。这里还能俯瞰银座。
表参道东急广场的屋顶花园与业态集合紧密。项目将星巴克设置于屋顶花园外围,而星巴克也很好的利用了这个屋顶花园作为其外摆。
Grand Tree 的屋顶花园是本次行程中见过利用率比较高的,也是最社区的,很多年轻母亲带着宝宝在这游憩。
国内的商业项目近年来也兴起做屋顶花园的热潮,但我所打卡的项目中感觉屋顶花园的利用率并不高。在规划屋顶花园时,我们应该权衡利弊,不是为了去做一个而做一个。
国内城市,尤其是二线城市,公园等公共空间是非常充足的,单纯的公园式的屋顶花园对于普通市民真的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么?加上屋顶花园的利用还要受限于商场的营业时间。如果一定要做屋顶花园,最好是和业态运营相结合。
六、部分项目言过其实
回国的飞机上同事说,看了一圈,日本商业其实也不过如此嘛。确实,经过自媒体的各种渲染,国内很多时候把日本的商业项目给神话了,其实有一些项目确实言过其实。
1、NEWOMAN:重点在交通接驳
在很多的公众号上均看到介绍这个项目的文章,但基本是在介绍各种网红店铺。这个项目其实是一个特别简单的项目,平面和业态都非常简单。至于品牌,谁都知道要招好的品牌,问题是招得来么?
NEWOMAN最大的特点是项目有三个楼层都是和新宿站枢纽联通的,其余就没啥太大的特点了。
2、中黑目高架下:Just so so
日本有很多高架下空间改造为商业项目,中目黑高架下即是一个经常刷屏的高架下改造项目。但到现场实地一看,还是远低于预期的。似乎除了一个茑屋书店,也没有太多其他亮点了。这个项目不建议特意去打卡。
3、茑屋书店:其实还好啦
日本的书店发展水平不如国内这样百花齐放,除了一个茑屋书店,暂时没有看到特别惊艳的书店。并且实地打卡代官山茑屋书店,感觉国内的方所、诚品、言几又、先锋书店等都并不比茑屋书店差。
但茑屋书店所在的代官山是一个非常值得逛的区域,除了茑屋书店,马路两边还有两条很有特点的商业街。
4、mAAch ecute 神田万世桥:如果台湾人来做会更精彩
mAAch ecute 神田万世桥这个项目也是在朋友圈经常看到的,由一个历史悠久的老车站改造而来,基础结构上面是仍在使用的铁路干线。
设计师在轨道间设计了一座长条形的咖啡店(现场是不允许拍照的)。
项目内部原有的拱形得以保留,经过改造后,店铺之间的通道颇有仪式感。
但总体而言,这个项目的设计处理的精细和原有文化元素的彰显和台湾相比还是相形见绌。相较于台湾松山文创园、林百货等项目还有较大差距。
七、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三天打卡完,聊聊自己最深刻的三点体会:
❶ 日本的项目当然很值得学习,但切忌盲目学习。比如日式项目类百货的动线处理,必须依靠在项目有极高的客流量基础上。大陆的项目在非主城核心区做类百货非常难。目前在设计上,大陆的项目还是基本采用的美式的建筑设计,牺牲坪效,用开敞式的大公共空间吸引客群,将来可以逐步尝试日式和美式的结合;
❷ 过去商场习惯上用内装设计来定义项目的档次,导致很多高端商场常常给人一种“高冷”感。而消费者现在更加的关心商场是否“舒服”,而不是是否“高档”,未来商场会更加的追求“舒适度”,档次的概念会弱化;
❸ 由于严格的报规报建制度,大陆的商场会花大量的时间成本在建筑排布、造型等外围空间,与运营和消费者最紧密结合、最重要的室内空间往往关注度没那么高。其实商业项目设计应该把着重点放在室内设计、照明等专项设计上,因为后者才是决定运营好不好用,消费者舒不舒服的关键。
特别说明:本文转载自购物中心资产管理(ID:gh_d678c10490a3),头图及封面来自摄图网。此次转载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文字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往期热门干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