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业为何屡屡刷屏?这份超全的考察实录告诉你!

2018年10月22日09:44
核心提示: 日本商业在大陆是“精致”、“小而美”的代名词。众多业内人士均对日本商场推崇备至,任意一个小项目的开业都能在国内掀起刷屏热潮。

 三、类百货,一切从坪效出发

由于日式项目的体量小,单层平面有限,如果做成纯购物中心模式,就会碰到如西康189弄的问题:铺位数量有限,品牌丰富度不够,可逛性一般,且得铺率也较低。为了规避这些问题,日式项目一般是采用的购物中心与百货结合的类百货模式。

1、把铺位做小,提升店铺数量

类百货模式运营采用购物中心模式,但MD布局采用百货形式。下图所列的Ginza Six、Grand Tree、表参道东急广场和Newoman都是非常典型的类百货模式。

 

GINZA SIX 平面

 

Grandtree 平面

 

Newoman 平面

 

表参道东急广场平面

购物中心店铺布局一般围绕主动线和中庭节点组织,百货模式下店铺布局更加灵活和紧凑,这样可以提升店铺数量、提升丰富度和可逛性,同时由于公区面积小,单层平面的得房率也较高。

如Grand Tree,建筑面积仅有3.7万㎡,但铺位数量高达160个。这还是在项目有好几个主力店的背景下。银座商圈的Ginza Six仅4.7万㎡,但铺位数量高达200多个;一般大陆一个10万㎡的购物中心标准铺位数量介于220-250个之间。

2、把铺位打开,提升通透性

类百货模式下,一般店铺的面积都偏小,同时由于类百货项目动线更多,为了规避出现暗动线、次动线的情况,保证项目的通透性,边厅型店铺门头一般都采用开放式,很少设计橱窗隔断,通道上店铺设计一般不做到顶的隔断。

 Grand Tree 一楼主通道上的店铺采用统装形式,铺位不做完全到顶的隔断,视野通透,保证了后面铺位的可视性。

3、不做通道挑空,提升得房率

为了提升得房率,日式的购物中心很少做通道挑空,因此垂直通透性较一般。如Grand Tree,相较于东急广场、Ginza Six等项目,其单层面积其实不算局促,但除了一个主中庭外,主通道上没有一处挑空。

四、内装设计叹为观止

在建筑设计、平面动线上,日本的项目平淡无奇,甚至不如大陆那么推陈出新,丰富多彩。但在室内精装修设计、选材、陈列以及灯光设计这些方面,日本这方面的实力绝对首屈一指。

相较于大陆习惯上通过内装设计来区分项目档次,日式的项目更注重舒适性。

1、一体化设计:一个元素用到底

曾经与一家日本内装设计单位有过合作,最深的感受是日式的内装设计涉及得更加全面,并且很讲究设计元素的统一,内装设计方案中对灯光、气味甚至背景音乐都有详细的规划。

大陆的项目经常会受限于选材、招商和多个设计团队的问题,最终实际效果与设计方案差距甚远。但日本的商业对于统一的设计风格更加坚持,往往会在所有的设计中一个元素用到底。如Newoman的精装修设计中将“木色”、“温暖温馨”的风格元素几乎用在了所有的设计中。

吊顶以木色为主基调,配合简洁的灰色和白色。

卫生间通道采用大量的木色装饰和灰白色墙砖搭配。

入口设计同样加入了木色元素。

店铺的门头与内部陈列与公区风格整齐划一。

2、室内设计与业态布局紧密结合

室内设计不仅仅是单纯的装饰设计,室内设计必须根据业态量身定制,通过“引导”和“塑造氛围”,提升相应区域商户的营业额。

Ginza Six B1层由于不通地铁,且以零售为主,客流带动力有限,因此B1采用了与地上很明显完全不一样的设计风格:灯光设计上照度更高、更明亮。吊顶上设计了鲜明的灯槽,引导客流往里。地砖风格更加明亮活泼。

在Grand Tree F2 有一个死角区域,设计师在这一个小区域的设计很明显比主通道上更加明亮,在吊顶上加入了日本很少见的装饰灯。利用人的“趋光性”带动死角。 

Grand Tree 的地砖设计均是根据每层业态定制。如F3主题为Enjoy Living,业态主要为生活配套,地砖风格主要以木纹为主。 

F2主题为Closet&Mirror,业态主要为服饰,其地砖风格很明显更加时尚、明亮。 

部分主体区域做了定制化的地砖设计。

3、经常忽略的灯光设计其实很重要

大陆的商业在灯光设计上落后于日本和台湾很多。灯光设计在内装方案中很重要,但往往是我们经常忽略的。

照明的第一个作用是突出重点,形成主次关系。商业照明的一个基础原则是弱化通道和公共空间,突出店铺。这也是国内的商场在设计上经常会反的一个错误。下图中丰州Lalaport的主通道照度较低,但特意安装一组射灯,以此来突出店铺门头。

在“突出门头、弱化通道”上,Omotesando Hills 表现得更加明显,通道上几乎看不到外露光源。 

Ginza Six 的立面设计中通过内透灯光对比,强烈突出旗舰店门头。 

由于平面有限,日本的项目很少有大中庭。下图拍摄于开业不久的中城日比谷中庭是属于比较少见的。

对日本项目的中庭有两点比较深刻的感受,其一是此次所考察专题阅读)的项目几乎没看到有项目做大规模的美陈和推广活动;其次中庭的基础照明度普遍偏低。去过香港太古城和时代广场的应该会有相同的感受。 

关于中庭的基础照明问题,大陆有很多项目的大中庭都是完全雪亮,这是值得商榷的。原因还是在主次关系上,中庭边上的店铺往往是一个项目的形象店,因此弱化中庭的基础照明可以突出环中庭店铺的店招,其次,在做营销推广活动时,可以在基础照明较弱的背景下加射灯做重点照明,形成主次关系。

无论是公共空间、项目立面还是室内,日本的项目很少会用到如下图所见的高色温的冷白光,多用暖色调的灯光。中城日比谷,恰到好处的色温及照度塑造出了温馨静谧的私密氛围,同时又给人安全感。

其次日本的项目灯光设计上会大量的采用内透和擦墙照明的方式。“见光不见灯”的原则执行得非常彻底,很少看到露在外面的光源。

Ginza Six B2的一个地下通道入口。LOGO墙简洁,色彩单一,配上柔和的内透照明非常符合商场整体调性,内部高色温的灯光与木色的墙砖结合透出暖色调。 

第三是,日本商场的地砖一般是哑光的,加上公共空间照度都偏低,所以很少出现如下图所示地砖倒影、反光的现象。有利于消费者更加集中注意力在铺位上。 

在照明设计上,日本和台湾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4、学不来的美学素养

在东京的街上,我们看不见其他大城市中常见的绚丽色彩——无论是店铺的门面还是人们的衣着,但这些看起来浅淡的色彩却都被细节精致的设计调理得各有风采,日本人非常擅长用极简的处理方式创造出清净和美的效果。日本的商场同样如此,往往说不出来哪里好,但就是让人感觉舒服。下面举几个印象很深的项目。

在去Grand Tree 的路上,从武藏小杉站出站的时候意外碰到lala terrace这个项目,非常惊喜,项目比Grand Tree 小很多,但内装设计一点都不输。选了一张电梯等候区的照片,电梯选材质感、颜色、与地砖、墙砖风格的搭配非常舒服。

NEWOMAN 的一个电梯等候区,当时走的太急,照片没有拍好。现场家居的陈列、选色与地砖、墙饰的搭配简直完美。 

NEWOMAN F1 的入口是很少见的处理,用一个钢构做了一个类似于镜框或者布景的造型。处理很简单,但现场效果远比照片效果好。 

日本市中心的商场停车场可以用“豪无人性”形容,停车场内均是自动机械操作,会直接传送至门口,人只需要在休息区等候即可。Ginza six 停车场休息区的公装设计元素与商场很统一。 

NEWOMAN的一个步梯区,用了大量的“木色”加比较高照度的灯光设计。 

Ginza Six 的一个步梯区,这也是很多公众号文章拍照打卡的地方,绿植墙与木纹地砖、墙饰的完美结合。 

印象特别深的还有Ginza Six 的导购图。

Ginza Six 导购图

两张Grand Tree 的休息区照片。图一为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大面积的墙面留白下搭配很简单的家居,很容易让人想起一副大面积留白的山水画小品。图二是Grand Tree 的每层固定区域都有一个休息区,并且每个楼层风格都不一样。

来自:购物中心资产管理
关键词:日本商业 考察 六本木之丘 Newoman GinzaSix GrandTree
运营管理
相关干货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