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爱美|美业
街边店,几张座椅……以前的理发店大多是这样。
而现在,这样的传统形象与传统经营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专业设计师进行空间设计、提供休闲茶饮、设置社交空间……美容美发店正在成为示范一种生活美学的场所。
“颜值不在线,谁还管你有没有内涵”,“颜值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这种形容或许很贴切。
特别是这一轮消费升级中,女性对自我价值认知意识的觉醒,让她们越来越懂得经营自我、改善个人生活,包括美甲、美发、美体、美容、微整形医美等方面在内的“美业”,也因此迎来稳定、快速的上升期。
2014年,全国美容美发行业营业额2975亿元,2017年则已达到7603亿元,近年平均增速超过15%。同时,2017年中国医美总量超过1000万例,复合增速超过40%,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医美第二大国家。
以美容美发行业为例,不仅面向女性,针对型男的复古理发店、针对小朋友的充满童趣的儿童理发店也正在加速发展。并且,传统单一的行业正在跨界重构,美容、养生、形体管理、健康管理等众多服务的融合,满足着人们对于与“美”越来越多元的衍生需求。
5、爱看 | 书店
曾经,书店只有一排排的书架,消费者的行为路径似乎只有“选书、看书、买书、走人”。
房租压力、盗版横行、电商崛起,让2010年前后数年间的实体书店经历了一段惨痛的“寒冬季”,据统计,期间全国有五成的书店倒闭。
而从近两年开始,书店业打破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设计力的注入让阅读空间得以重构,休闲功能的复合让书店成为体验式消费的代表。
《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实体书店零售渠道达到344.2亿元的市场规模,同比增加2.33%,摆脱了负增长的态势,渐显暖意。
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正在“苦修内功”、勇于试水多元服务。从买手制选书、图书推荐,到设置提供饮品餐食的休闲空间、集合创意文化产品的零售区域、充满童趣的儿童阅读区,甚至服饰设计空间、录音棚、朗读角等更多独特有趣的体验内容,也正在逐渐被融合进来。
加之大量名家讲座、文化沙龙、创作分享、见面会等活动的举行,丰富的文化体验已经让实体书店成为可以为读者创造更多价值的文化交流平台、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和新的社交空间,是一种复合式文化场所。
今年,书店商业模式的创新还将进一步演化,包括连锁书店、主题书店、特色书店、社区书店、甚至是无人书店在内的各种书店品牌将会以加速度的方式落地。
例如,西西弗书店透露预计开店80余家,钟书阁计划将在西安、重庆、贵州、山东德州、武汉等多地开出分店,当当网的线下实体书店预计在3-5年开设300家门店……
并且,随着新技术与新媒体手段的深化应用、用户大数据的深度挖掘、线上线下的加剧融合、跨界合作更加普遍以及政策扶持,实体书店的未来还将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正如一个书店业人士所说,“实体书店不只是经营空间,更是经营文化,要为读者提供不间断的服务和活动参与的可能。”
6、爱生活 | 数码科技
当前几年人们购买手机还是习惯在迪信通这样的通信店,购买家电是去苏宁、国美这样的电器大卖场,苹果体验店的出现可以说是带来了一种产品体验的新风。
通透、简洁的视觉效果、开放的体验环境、人性化的数码产品,带给消费者焕然一新的全方位感官感受。苹果对此解释为,并非为了开店而开店,而是将开店视为“一项创造体验的事业”。
大消费时代,创造体验越来越重要。为此,小米、京东等线上巨头开始加速线下布局,小米之家、京东之家、京东专卖店纷纷落地,能够实际触摸到产品不仅更容易形成直接的消费冲动,也更容易创造消费信任感,从而也大大提升了门店效率。
同时,以顺电为代表的高端电器集合店也正在向“茑屋家电”那样的生活提案型零售空间转变。在苏州的“顺电味”,具有亲和力的暖棕色调下,除了常见家电产品,还设置有很多陈列着热销书的书架、茶吧、酒吧、高尔夫球用品、拍摄体验区等,倡导一种“慢生活”、享受生活的理念。
未来,数码科技、消费电子行业将进入更激烈的“拼智力、拼体验”时代,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设备将进一步改变消费者的家庭生活方式,而促成这些改变的,则可能是线下门店里关于生活方式场景的重构,以及其中传达的对“人”的价值的关照。
7、爱自己 | 高端医疗
看病难、环境差,一直是传统公立医院的写照。
随着中产阶层的崛起和人们日趋多元化、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需求,私立诊所提供的高品质的家庭医生服务、耐心细致的讲解、定制化的健康管理、长期的医疗关注、多语种的沟通等服务,可以说是公立大医院无法提供的。
这使得高端医疗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并且,地产、保险、药企、互联网医疗等背景的企业也纷纷开始布局相关业务。
在2017年获得大额融资的诊所企业中:
■ 中医连锁诊所固生堂获得10.1亿元D轮融资(5.1亿股权+5亿债券);
■ 高端儿科连锁机构唯儿诺儿科获得3000万美元B轮融资;
■ 口腔连锁瑞尔齿科获得9000万美元D轮融资;
■ 卓正医疗完成4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
可以看到,儿科诊所、齿科诊所、中医诊所等专科化趋势更为明显。同时,包括健康预管理、院后康复、医疗养老等在内的领域,也将成为中国医疗产业资本追逐的“新大陆”。
未来,随着科技应用与线上线下结合的深入、“医疗+地产”模式的发展、连锁化及精细化运营管理的推进,更普及、更具温度的医疗体验也将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8、爱玩 | 旅游出行
以前旅游,跟团、住连锁品牌标准化酒店房间是大部分人的选择。
现在,更多人青睐自由行,住短租公寓、民宿,大众旅游正在向深度休闲度假方式转变。
这使得酒店市场逐渐从过去大规模开发、标准化复制的经营模式,转向通过个性化、主题化、设计感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模式。与以往酒店住宿只是游客的落脚地不同,一些极富设计感的民宿本身已经成为了旅行目的地。
数据显示,近3年来国内民宿行业一直保持着60%以上的增长率,2017年市场交易规模预计突破了120亿元。在个体经营之外,更多的房企、旅游企业以及资本,也已经开始规模化布局民宿业,“单体民宿”正逐渐向“民宿群落”发展。
未来,包括客栈、度假别墅、木屋、帐篷、房车等多种形式在内,民宿将更强调用户的体验与当地特色的结合,从而满足旅游消费升级的趋势、更符合结伴旅行和家庭出行的调性。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服务跟不上以及缺乏专业的运营管理也是民宿业发展的掣肘。如果不能得以进一步完善,民宿业内戏称的“每年三成倒闭,七成不赚钱”的现状,也依然难以改变。
【推荐阅读】
☞ 2017商场餐饮关店10087家!能活成“赢家”的只有…
☞ 2017年大热的50个服饰品牌“悉数到场”,招商你选谁?
特别说明:本文转载自商业与地产(ID:commercialproperty)(作者 / MalltoWin Lab),头图与封面来自视觉中国。此次转载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文字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