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台湾启动文创(专题阅读)战略,在政策、产业与创意三引擎驱动下,产值由2002年的4352.6亿新台币增长到2010年的6615.9亿新台币,2013年突破万亿新台币,占全台生产总值的5%以上,成为台湾经济的“中流砥柱”。
短短十年,罗马是怎么建成的?宏观面总结,无非“三歩曲”:政府培育;财政扶持;民资进入,产业智变。
民资全面进入时,产业生态和市场通路已趋于成熟,台北华山/松山/西门、高雄驳二、花莲酒厂等文创基地遍布全台,文创品牌厚积薄发,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新技术涌入,塑造台湾文创在华语文化圈不可撼动的领头羊地位。
一、10个品牌洞见台湾文创10个关键词
每个宏观的生态系统,都由无数个微观单元组成。
文创行业更是如此,深度理解台湾文创的最佳途径,是在宏观的背景下,聚焦各个品牌本身,通过对其核心价值、品牌风格及其产品/服务/社会和时代使命的综合理解,再回溯到宏观层面,看看它们是如何建立以及向世界输出“台湾人的生活风格”。
1、诚品书店:人文思维
凌晨2点,西门町人潮早已退去,最热闹的台北夜市也已经昏昏欲睡,而此时诚品敦南店跟其他时段相比,不过是少了些观光客,多了些埋头阅读的年轻人。
这家台北唯一24小时营业的书店,已经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地标,『诚品』则是台湾最具国际能见度的文化标志。
吴清友先生说,诚品是这个社会时空环境下“台湾人的集体创作”,他用26年时间和一以贯之的人文思维,从一家书店开始,打造一个横跨人文/艺术/创意和生活多领域的文创平台,经营着台湾文创从业者的梦想。
『人类最伟大的创作尽在书本当中。活在当今社会,假使没有一点文学和艺术的涵养,日子是很难从容过下去的,因为人类的思维存在于人和自我、人和他人、人和社会、人和天地,甚至是人和鬼神之间』。
所以,去那里买本好书、在那儿读一会书,跟衣食住行一样,早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诚如吴清友先生所言:“卖一本八卦杂志和卖一本好书,在POS机上可能显示的金额都是25元,但有良心的经营者知道,那是不一样的”,这便是诚品之于台湾、之于华语文化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