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2017年新商业的基本逻辑!

2017年02月03日10:07
核心提示: 随着国家关于实体零售转型的政策出台、“新零售”的兴起,我们有理由相信:2017年零售业将掀开崭新的一页,未来的商业形态将呈现出厚利、消费的精准化、资产证券化等八大趋势,这也就是新商业的基本逻辑!

一、回顾:中国经济三个阶段

从宏观上来看,中国经济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段从1992年到2002年;第二阶段从2003年到2012年;第三阶段从2013再到2017年,直到现在。

1、第一阶段(1992年-2002年)暴利时代

特点:“以产定销”,积累大量财富

1992年之前中国属于计划经济时代。

这个时代依靠饭票、粮票置换粮食、油盐、肉,包括身上的衣服,是一个物资极其短缺的时代。

1992年邓小平南巡,中国开始转入市场经济阶段。

这个转型使社会发生很大转变,社会物质产品大爆发,伴随的就是利润和财富的暴涨,使中国进入暴利时代——无论生产什么、倒卖什么都能赚钱。

这种需求是远远大于社会生产能力的。这个阶段的经济特征是“以产定销”,生产什么都可以卖出去。市场的活力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人们的生活被改善了很多。

这是一个小批发、小零售的阶段,这个阶段一直维持到2002年。

图片来源 / 摄图网

2、第二阶段(2003年-2012年)从“以销定产”到薄利时代

特点:电商肆虐,商业竞争变成“价格战”

2003年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那就是大批发、大零售阶段,也可以说是“以销定产”。

渠道商先从品牌商那里订货,订货之后再去卖货,消费者根据自己需求和喜好去买东西。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之下,商品的品类越来越丰富,形成所谓的品牌,这种品牌是野蛮生长下的产物。

最典型的就是福建运动品牌,比如安踏,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老板自己筹一笔钱,去央视打广告,用最快的速度打出一个叫“安踏”的牌子,然后再做批发,其实还是代理商批发给经销商的路线,并不具备做品牌的基因。

图片来源 / 中国服装网

真正的品牌需要大量文化积淀,需要有自己的原创基因。品牌的本质是一个信誉的保证,同时更需要有工业设计的基因。但是,中国商业的土壤环境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在这个阶段培育出自己的品牌。

与此同时,另外一种变化也在悄悄发生……

2003年,中国忽然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非典,整个世界人心惶惶。第二件事就是阿里巴巴推出了淘宝,易趣也几乎是在这一年在中国爆发。

为什么这两件事有一定的联系呢?因为电商的爆发使大家意识到一个事:哪怕我足不出屋也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非典的事件,让大家感觉到了电商的优势。

2006年,eBay易趣宣布将部分股份卖给TOM,这被公众视为eBay退出中国的象征,从此淘宝开始一统江湖。

图片来源 / 正统网

电商也开始越来越深刻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经济结构上讲,这也促使商业从大批发阶段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薄利时代。

首先,我们在商场买的衣服基本都是八倍以上倍率。如果低于八倍倍率就是亏的,因为商场只要做活动,基本剩下一点几折。也就是同样的衣服厂内购买只需要付八分之一的价格,而实体门店比如专卖店,则最少是四到六倍。这就是电商和代购的生存空间。

电商把利润环节压缩了,直接牵起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两手,去掉中间环节之后,100元的东西只能卖到120或者150,而且它把商家都在一个页面呈现,哪个便宜消费者就认准哪个,商业竞争变成了赤裸裸的价格战。

消费者是占了一个大便宜,但是商家有点苦闷,因为你不卖反正有人卖,只有卖的便宜才能卖的出去,所以商家越来越无利可图。再加上人工不断上涨,利润越来越低,如果不走歪门邪道,工厂可能就要倒闭了。

各种假货、毒奶粉以及瘦肉精等是在这个阶段呈现爆发事态的。所以,消费者表面上是被电商省钱了,但实际上也是吃亏了。

更重要的是,电商彻底打乱了原来的大批发产业链,原来生产者赚生产的钱,品牌商赚品牌的钱,物流商赚物流的钱,渠道商、批发商、零售商都各赚各的利润,每一个人除了上述角色之外,同时还都是社会的消费者,大家你来我往、互惠互利,社会以既定的逻辑运转。

由于电商压缩了产业链,很多角色不存在了,很多人变得无所事事,于是社会的消费能力就开始下降。

图片来源 / Touch Screen Solution

上一页 123下一页

来自:正和岛
关键词:京东 当当 安踏 淘宝 阿里巴巴
运营管理
相关干货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