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国内的购物中心总是一味的盲目追求大体量、全覆盖,建成了许多超大购物中心,结果很多面临招商难、空置高、客流少、利润低等问题。
未来,随着城市商业副中心规划的逐步发展和消费升级,社区型购物中心将成为商业地产的主流。
图片来源 / ala-designdaily
一、为什么需要社区型购物中心
1、小城市消费力不够,大城市购物需求在降低
三四线城市消费力不足,人口数量较少,很难支持庞大的商业综合体。
而一线城市,由于交通的问题以及各地都在发展城市副中心,对于超大型购物中心的需求也在降低。
因此,商业地产要从大的往小的转,从销售型往服务型转,更要重视体验性和便利性。社区型购物中心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2、除了购物,人们更需要社区活动中心
中国人对于社交的需求是自古而来的。
不仅住宅产品需要社群,其实商业地产也需要社群。就像古代的赶集,不仅是进行商品交易,还有看戏、会友等活动,具有教育、医疗、娱乐等职能,是居民娱乐和交往的主要场所。
如今,商业地产虽然有海量的商品提供,但在社交功能上,却远逊于古代的集市。
因此,未来如何让社区商业成为对生活、情感交流最方便的一种表达,成为一个社区的活动中心,是商业地产的发展方向。
3、总有电商满足不了的消费
都说电商重击了实体店,那是因为实体店卖的东西太容易被取代。大多数购物中心还停留在上世纪的思维里,认为卖货品是最重要的。
实际上,在互联网时代,卖服务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根据广电总局最新的统计,截止到2016年12月20号,中国的电影屏幕数已经达到40917块,并且这个数字还将不断增加,速度是每天增加26块。
而2015年同期中国内地的银幕数是31627块,2014年是23592块,2013年同期是18195块。
这些电影屏幕数量都增长到哪里了?当然是各个购物中心了。这说明什么?人们不是不去购物中心了,人们只是不去购物了,但人们依然在购物中心里消费。
只是消费的项目,从衣服、包包、鞋子,逐渐改成了美容、娱乐、教育。
二、社区型购物中心应该怎么做
1、定位要清晰准确
这个社区型购物中心的规模有多大,业态比例应该怎么划定,都需要做精准的定位。
① 调查该区域未来商业地产的供应量、业态规划和设计
② 了解辐射区域内的顾客需求和消费水平
如项目所在区域老龄化严重,则不适合建造儿童主题商场;若建在高校附近,则适合文化艺术类主题,但因学生购买力低,不宜定位高端业态,可以引进密室、鬼屋等新奇业态。
③ 招商品牌与主题的契合度
例如,附近儿童较多,则要围绕儿童为中心,引入儿童游乐、培训、书店、摄影等相关业态;若是年轻人较多,则吸引潮牌入驻。
④ 预留调整空间,适时调整
2、业态更丰富,面向最多数顾客
以往的购物中心都会在定位时规划客群,比如高消费人群、白领阶层等。
而转型做社区型购物中心时,尽管有自己的目标顾客,但并不限定顾客的层次,而是充分包容各类消费者,满足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的需求,以便吸引最多数消费者聚集到社区购物中心来。
这就需要购物中心可以实行不同业态同场经营,多种功能、多种服务面向社区大多数消费群体,是社区购物中心具有强大聚客能力的根本原因。
比如,广州万科商业旗下主要包括万科广场、万科里及特色商业三大产品线。
万科广场定位为区域级购物中心,万科里是万科重点打造的社区商业产品,特色商业则是机会型商业产品。
据报道,万科将推出2.0版万科里,深度挖掘周边1.5-3公里范围内社区全家庭成员的生活及社交需求,进行消费者画像及分析,提供针对性的场景体验,导入教育、医疗、健康、文化等业态,其中:
① 社区必备业态占比将超45%
布局能调动周围1.5公里范围消费者形成强关联性的核心业态。
② 教育业态占比达25%
万科教育业态将呈现得更丰富,产品的迭代更新速度将加快,在万科自营教育的基础上,还将补充与万科教育协同发展的相关儿童业态。
③ 未来将加大自营业态比例,占比将提升至20%
万科里计划引入合作经营方,以店中店的模式,共同打造跨界的书店、花艺、手作产品、咖啡、简餐等门店,万科自营幸福街市也将融入到升级版万科里当中。
④ 另外10%是社区强关联服务业态
如养老、社区学校、社区医疗、口腔护理等,未来社区服务类需求快速凸显,所以这类业态布局也是2.0版万科里比较有特色的地方。
昆明万科•公园里
图片来源 / kin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