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线城市:购物中心开业情况要优于一线城市
2015年二线重点城市中,以长沙购物中心开发总面积最高,达184.5万平方米,其次为成都,购物中心开发总面积为183.5万平方米。
从开工面积来看,2015年,二线重点城市中苏州、天津、武汉和郑州没有购物中心的开工。以长沙购物中心开工面积最高,达103万平方米,远超其他城市购物中心开工面积。其次为成都,购物中心开工面积达68.5万平方米。
从开业面积来看,2015年,苏州和重庆购物中心开业面积最高,分别达136.5万平方米和135.7万平方米。天津和武汉购物中心开业面积在105-110万平方米;从整体水平来看看,2015年二线城市的购物中心开业情况要优于一线城市。
(1)成都:多为龙湖、中粮、银泰等“大腕”型开发商
2015年,成都商业地产仍然可圈可点,以远洋太古里为代表的9家购物中心亮相成都,不乏龙湖、中粮、银泰等“大腕”型开发商。成都新增所有商业项目体量较2014年有所增加,但市场去化表现却有所放缓,租金平稳上升。主城区新增的大型优质购物中心项目:龙湖金楠天街、中粮大悦城、恒大华置广场以及万科钻石广场、银泰城(专题阅读)、凯德天府等都在其中,租金表现平稳,较2014年同期小幅上升1.43%至718.47元/平方米/月。
成都区域内计划于2016年开业的商业项目数量有19个之多,其中包括三座万达广场以及银泰in99、新城吾悦广场、星汇广场、天来国际广场等等,总供应商业面积将达到近180万平米。
(2)长沙:逾七成购物中心布局地铁沿线
2015年长沙经历了一场商业中心开业潮,包括德思勤城市商业广场、华润万象汇购物中心、海信广场等。这些新开业的商业中心布局较为分散,分布在长沙市东南西北各个区域。并且新开业的商业中心大多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与定位,差异化特征较为明显。
统计显示,2015年以来,长沙新增的优质商业物业面积逾70万平米,接近此前长沙已有优质商业物业的总体量;其中,超过七成集中在地铁沿线,可以预见长沙未来的商业物业将会带着浓重的地铁气息。
(3)武汉:多中心化布局的态势更加明显
2015年,武汉商业地产多中心化布局的态势更加明显。2014年开业的宜家家居、武商众圆广场、永旺金银潭店的选址布局额头湾、青山、金银潭等非传统核心商圈。2015年,择址郊区的宜家汇聚、永旺梦乐城武汉经开店也相继开业,两者借助吃喝玩乐购一站式业,以及地铁、环线等交通便利,吸引大量消费者。
3.三线城市:购物中心开发情况低于同期水平
在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市场渐趋饱和、竞争激烈、成本攀升的背景下,三四线城市凸显新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占全国城市人口的53%,而购物中心占比仅16.5%,加上方兴未艾的“造城运动”,购物中心的渠道下沉极具想象空间。
2015年,三线重点城市以温州购物中心开发总规模最高,达45万平方米;其次为珠海、海口、洛阳和南通,开发总规模在25-37万平方米。其中贵阳、台州和金华均没有购物中心进行开发。
从开工面积来看,2015年三线重点城市购物中心开工规模远低于二线城市,略逊于一线城市。三线重点城市中,海口以25万平方米的开工面积最高。
从开业面积来看,2015年,三线重点城市中,虽然以温州开业规模最高,但也仅达到45万平方米,其次为嘉兴,购物中心开业规模达26.3万平方米。其中常州、贵阳、金华、台州和扬州均没有购物中心开业,占到重点城市的近一半,从这一点来看,三线城市还是远落后于一二线城市。
(1)新开项目聚集三四线城市,蕴藏更大商机
2013年之前,我国购物中心主战场在一二线城市,但现在,一二线城市商业已现饱和或过剩,而三四线城市的商业还有机会。而在很多三四线城市,购物中心数量太少,消费模式急需升级换代,部分三四线城市的中心城区拥有40万~50万人口,机会更大。
同时,三四线城市的租金回报比一二线城市更高,三四线城市不仅可以在中心地段,而且土地相对便宜。因此,很多商业地产开发商将目光投向三四线城市,在三四线城市上马新项目。
(2)大型开发商的进驻加速三线城市商业调整
2015年新开业项目中,一二三线城市占比分别约为18%、43%、39%,其中一线城市郊区项目偏多,整体租金水平下滑,空置率上升;二线城市核心区域比重较大,租金平稳,空置率略有上升;三线城市开业项目供过于求,消化期长,但在传统商业过剩的情况下不乏宝龙、万达、苏宁、华润等开发商嗅到商机,带来星巴克、H&M等认知度高的品牌下沉至宿迁、赣州等地,其中万达在2015年布局三线城市的比重已达到72%。这些大型商业开发商的进入将推动三线城市商业加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