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无微不智
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到来,数字化浪潮正大刀阔斧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移动互联的生活方式也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中国消费者当中。这一切来得太快,令人猝不及防。
几年前智能化概念和设备还被老百姓视为比较陌生的奢侈品,而现在街头巷尾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让智能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用品,并进一步向智能系统化、服务配套化,体验交互化的趋势发展。
不仅如此,以前智能化应用多局限于科学研究机器人、医疗器械等专业领域和先进设备,即使是家居智能化等与百姓生活相关的应用,也仅限于单机智能。
而现在,为了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生活,智能化设备与服务开始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家居、出行、健康、美妆、养宠等消费活动和生活方式,都在逐步实现推广智能化设计和功能。现在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根据阿里零售平台的数据,2016年智能操控商品成交件数增加14.6倍,人机智能交互商品成交件数增加7.6倍,智能体脂秤商品成交件数增加4.3倍,智能血糖仪成交人数接近2015年的两倍。
对公司的启示:见微知著、顺势而动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中国消费市场和消费客群变化显著。开放的市场将引发更激烈的竞争,新技术和新创意造就出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不再盲目迷信大牌,国内企业和创新公司获得更多机遇,传统行业和公司面临挑战。
针对纷繁复杂的市场趋势,在中国的消费品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我们建议,在中国的企业可以从以下这五大方面来考虑构思应对新市场形势和新客群的战略:
1、明确消费者客群,满足细分需求
中国消费者比以前更加成熟理性,消费需求和偏好也更加多元化。考虑到传统客群中这些变化,公司应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明确相关细分客群并了解其需求;还要考虑自己推出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各细分客群对场景、功能和表现的不同需求。
2、构建高效品牌架构和战略
在中国的企业应确保品牌架构设计能与丰富多样的新细分消费客群产生共鸣,抓住细分客群的痛点,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
品牌架构和战略的目标是高效地和客群沟通实际利益,要避免将品牌战线拉得过长,从而影响目标成效。
3、提升消费者交互和参与度
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依恋度不断提升,那么除产品功能外,公司还要在情感层面积极做文章,与中国消费者互动。未来消费者对品牌的依恋将成为建立品牌忠诚度的关键,公司与客户建立起深厚情感联系可以产生巨大回报。
4、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虽然情感依恋度不断提升,但中国消费者依然非常关注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实际功效,因此在中国的品牌必须证明价格溢价的合理性。公司应评估价格结构和供应链,以确保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
5、渠道设计
在渠道设计上,构建全面的线上线下整合型渠道是未来大势所趋,也是消费者亟待解决的需求。公司应通过洞悉消费者的体验和需求,构建与消费者生活方式相符的合理触点,确保实现渠道覆盖范围的最大化,形成闭环效应。
总之,在中国,明确未来的消费群体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正在成为前所未有的重要课题。尽管未来中国整体消费市场还将继续保持增长,但是如果企业无法抓住高消费潜力收入群体和年轻人、选择低潜力产品品类、或无法制定有效的全渠道战略,那么将无可避免地面临增长放缓。
与之相反,如果中国企业和在华外企能够顺应变化,推行正确战略,就能在中国这一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中持续增长和盈利,在长期上保持自己强劲的竞争力,并取得可持续的成功。
特别说明:本文转载自野草新消费(yecaoxxf)(文 / 阿里巴巴 & 波士顿咨询)。此次转载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文字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往期热门干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