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个Mall品牌调整新路子|揭存量商业升级秘诀!

2017年03月10日21:04
核心提示: 存量时代,购物中心如何通过不断“换血”,越活越“年轻”,越活越好?北上广深会“折腾”、人气高、口碑好、能赚钱的购物中心,是如何炼成的?

报告选取2016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进行过较大规模调整(品牌或面积调整比例达10%及以上)的60个购物中心,深度解读业态占比变化、新兴品牌引进、业态更迭走向等特性,分析消费升级趋势下,存量购物中心品牌调整的“新路子”。

注:文末附样本购物中心列表,及其品牌调整数据

北上广深60个购物中心品牌调整特性:

零售专题阅读)占比平均下降10%;餐饮专题阅读)占比平均上升5.3%;休闲娱乐、儿童亲子占比上升幅度相当,平均为3.5%;生活服务、文创占比变化不大,平均上升1.2%(业态占比指细分业态品牌量占品牌总量比重,下同);

引进的品牌中,新兴品牌占比40%;其中,餐饮类新兴品牌占比最高,达15%;新兴休闲娱乐、零售、儿童亲子、生活服务、文创分别占比10%、8%、5%、1.2%、0.8%;其中,区域型商圈大型购物中心(商业面积≥16万㎡)未来将成为新兴品牌增长极;

传统首层概念被打破,餐饮、休闲娱乐加速蚕食生存空间,零售“霸主地位”被动摇;

奢侈品、百货撤场;高端餐饮、自助餐下行;KTV、电玩淡出舞台;儿童零售式微;业态迭代洗牌提速,推动北上广深购物中心提早进入“重度体验”新场景时代。

一、业态占比变化:零售成调整“重灾区”,餐饮为引进主力军

1、零售占比下降明显,成调整“重灾区”

60个样本购物中心品牌总量近15,000家,总商业面积约671万平方米;其中,涉及调整品牌总量近3000家,平均调整比例为20%;涉及调整商业面积近101万㎡,平均调整比例为15%。

其中,零售调整品牌量占调整品牌总量的近40%;经济下行,在零售还没有明显的复苏迹象之前,购物中心更倾向于打餐饮、娱乐、儿童“体验牌”。

而新零售、新消费、新场景时代的到来,又为商场调整、引进创新型零售业态与品牌提供了更为多元的选择空间。

未来,积极拥抱“新零售”,“随风口而动”的实体商场,将活得更好。(本报告所有图表与分析中的“零售”,包含服饰、美妆、珠宝、箱包、配饰、百货、奢侈品等,不含儿童零售、文创零售、生活服务零售类,下同)

如图:60个购物中心涉及调整品牌总量3000家,其中零售占1200家;餐饮、休闲娱乐、儿童亲子、生活服务、文创分别占900家、440家、430家、20家、10家

从不同商圈、体量购物中心的调整举措来看,零售业态占比较调整前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下调:

区域型商圈、非主城区商圈购物中心,基本遵循“项目体量越大,单位面积内零售业态占比下降越明显”的调整规律;

城市核心商圈,一是由于大体量项目较少,单位面积内零售业态平均占比下降幅度相对较小;

二是城市核心商圈中,高端购物中心(指引进奢侈品的购物中心)所占比重较大,这类依靠“零售”带动的购物中心调整力度相对较小;

三是随着核心商圈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商场更青睐对零售进行“迭代”而非“下调”,如引进潮牌、设计师品牌等引领新生活方式的“新零售”业态。

因此,在整体业态配比上,核心商圈购物中心零售业态占比变化相对不明显。

如图:区域型商圈、非主城区商圈购物中心零售占比下降明显,主城区核心商圈购物中心零售占比下降幅度相对较小

2、餐饮为引进主力军,“强体验”大势所趋

60大样本购物中心引进品牌总量近4000家;其中,餐饮为主力军,占引进品牌总量的近45%。

如图:60个购物中心引进品牌总量近4000家;其中餐饮占1800家,零售、休闲娱乐、儿童亲子、生活服务、文创分别占1260家、450家、430家、30家、20家

从不同商圈、体量购物中心的调整举措来看,餐饮业态占比较调整前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调:

核心商圈购物中心餐饮占比呈现“两极分化”攀升趋势;

区域型商圈不同体量购物中心餐饮占比上升幅度差距较小;

非主城区商圈购物中心餐饮占比上升幅度与项目体量大小正相关。

如图:核心商圈购物中心呈现“体量越小,餐饮占比上升幅度越小,体量越大,餐饮占比上升幅度越大”的两级分化趋势;

非主城区商圈购物中心“体量越大,餐饮占比上升幅度越高”;区域型商圈不同体量购物中心餐饮占比上升幅度差异不大

上一页 1234下一页

来自:微信号“商业地产云智库”
关键词:餐饮 零售 品牌调整 新兴品牌 业态占比 休闲娱乐
运营管理
相关干货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