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购物中心20年大数据|看规模|商圈|业态|品牌演变

2016年08月16日08:56
核心提示: 目前购物中心处于结构性过剩及洗牌阶段,必须从开发思维转变为以运营为主导的思维。同时,医疗业态、主题集合店、儿童发廊等新业态新品牌不断涌现。

三、2012-2016购物中心业态占比和品牌发展演变

1、2012-2016年购物中心业态配比变化

从购物中心业态配比看,当前整体达到“零售:餐饮:(亲子、娱乐、服务)=4:3:3”比例。

对比2015年与2016年样本购物中心业态调整变化数据,零售业态整体配比有所减小,体验性业态配比呈上升态势,特别是儿童亲子及服务类业态增长幅度相对较大,上涨了3.8%。

如下图所示,儿童教育品牌4年内市场份额占比从13%增长到27%,发展潜力大。

2、全国大型购物中心入驻业态特点分析  

超市:仍然是购物中心的主力业态,“小而精”的精品超市渐渐取代大卖场的位置。

百货:业态明显出现渐淡出购物中心的迹象。以万达为例,万达上半年开业的8个购物中心仅1个配有百货业态。

影院、儿童乐园:两大体验业态因聚客能力强,购物中心基本上将影院、儿童乐园视为标配业态。

健身会所、儿童教育、亲子DIY:也成为众多购物中心的青睐的业态。

其中,在开业的146个项目中,引入国际快时尚品牌的有41家。

◆从入驻项目看,满足国际快时尚选址条件的项目基本上都引进了这些快时尚品牌。

◆从选址看,国际快时尚品牌的选址开始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如浙江台州、江苏镇江,广东湛江、四川资阳等地。

3、2015-2016年购物中心优势品牌

主力店:从购物中心的主力商家来看,去百货化已经成为购物中心经营调整大趋势;

从样本数据看,引进传统百货作为主力商家的占比仅为13%,超过6成购物中心引进大型超市作为主力商家,大型超市仍然是购物中心吸客的重要手段;引进影院主力商家的占比接近四成。

2015年350多个新开业的大型商业项目中,主力店前五名(排名不分先后):万达影城、永辉超市、优衣库、H&M、万达宝贝王。

2015年新开购物中心进驻的奢侈品、快时尚、儿童业态电影院品牌数量前5名▼

除传统百货、超市及影院外,购物中心引进主力商家的类型愈加多元化,各类中型业态成为购物中心吸客的新手段,儿童游乐体验馆、家居生活集合店、精品超市成为去传统百超后的新主力商家。

餐饮:2015年新开购物中心进驻的餐饮品牌数量前10名,分别为星巴克、肯德基、必胜客、外婆家、麦当劳、德克士、Zoo coffee、探鱼、很高兴遇见你和小辉哥火锅。

未来:新开购物中心进驻的品牌,消费者会更愿意为体验、环境、情感和服务的品牌而买单。越来越多的商业项目调整业态,增加休闲、娱乐,甚至健身场馆、儿童游乐设施、水族馆等业态的比重,透过轻松愉悦的购物环境,以实现对客流的重新集聚。

4.2015-2016购物中心新兴品牌变化

(1)新兴品牌入驻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

样本中进驻购物中心的新兴品牌专题阅读)2016年占比仅21%,同比2015年18.5%略有提升,但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

另据赢商网大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全国连锁经营的品牌总量近20万个,目前不到20%的品牌进驻了购物中心,大量尚在街铺经营的成长型新兴品牌应成为购物中心未来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目标。

不过,在2015年后新开业及业态调整的项目中,新开业项目的新兴品牌占比平均为39.2%,而已开业项目在进行品牌调整后,新兴品牌占比平均为37.7%。

2015年新兴品牌占比高于30.6%的21个项目

2016年将要面市的商业项目将达300多个,店铺招租需求量约30 000个,而在品牌同质化严峻的市场情况下,这30 000个铺位急需新兴品牌填场,新兴品牌将成商业项目差异化竞争重要手段!

(2)购物中心新兴品牌业态的需求量分析

从新兴品牌业态占比看(依据下图数据):

◆餐饮、零售品牌市场需求大,品牌基数大,其占比稳居前二;

其他业态中,美容类品牌由于店铺面积小,创立成本相对较低,占比也相对较大。

从各业态的新兴品牌占品牌总量(新兴品牌+成熟品牌)的比值来看:

◆体验型、目的性消费型业态新兴品牌占比较高,生活服务类、零售类业态新兴品牌占比较低;

◆医疗服务、文化创意为新兴热门业态,预测未来该比值还将逐渐增大

从各类新兴品牌在该类业态中所占比值来看,医疗、文化创意类业态中的新兴品牌占比是最高的,均超过60%。服饰零售类是最少的,仅占15.7%,因为目前在购物中心里,相对成熟的服装品牌更受购物中心关注和青睐,如潮流装、休闲装、商务装等。

来自:微信号“商业地产云智库”
关键词:新兴品牌 商圈 主题集合店 儿童发廊 品牌演变
运营管理
相关干货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