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零售市场“拐点”已现,2019有这10大趋势!

2019年02月20日11:26
核心提示: 有人高调辉煌,也有人黯然离场,消费下滑的背景下,2018年或许并不是最坏的一年,所有的分化和回归才刚刚开始。

五、联名跨界,“1+1>2”的营销效果惯性持续

2015年开始,全球零售专题阅读)市场增速将放缓并呈现一路下滑的趋势专题阅读),LOUIS VUITTON为实现零售市场的突破以及拥抱年轻消费者,与Supreme首次展开联名合作,在2017秋冬系列中首度推出联名合作系列产品。

LOUIS VUITTON与Supreme被哄抢一空的销售业绩,让跨界与联名瞬间成为低迷期零售市场的一剂猛药,迅速燃爆消费。

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跨界联名合作进入燃爆期,Karl Lagerfeld X Vans,Off-White x NIKE ,PEPSI X FILA,Burberry X Vivienne Westwood,EVISU X Champion,SKECHERS X Champion,CONVERSE X CHIARA FERRAGNI,HUMAN MADE x KFC,NEIGHBORHOOD X Dr.Martens等卖之不竭的跨界联名合作产品层出不穷;从品牌×品牌、品牌×艺术家、品牌×名人到品牌×IP等数之不尽的跨界联名方式被不断的推陈出新。

跨界联名,已经成为当下潮流中不可缺少的字眼,从传统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跨界的风潮愈演愈烈,生长为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融合体。

跨界联名合作让原本毫不相干的两个品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不同元素带来的反差为品牌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性,也传达出品牌的潮流风向,最终形成“1+1>2”的营销效果。

在中美贸易战,全球股市的大幅下挫的大环境下,2019年全球零售市场将继续负重前行,跨界联名合作在市场激起的无限火花,无疑将持续成为品牌突出重围,逆袭市场的有力武器。

六、注重体验,线上电商回归实体商业

2018年12月,网易严选首家线下店在杭州解百购物广场开业。店铺选品集中在线上爆款,比如保温杯、拉杆箱、家纺、餐具等。

店内场景体验区占据了约二分之一的空间面积,从“构建有趣的商品呈现与体验”的初衷出发,将体验区分为数个具有连续性、逻辑性、贴近真实生活的“家”场景,为新中产群体创造拥有归属感的空间。

曾经专注在线上市场的品牌们开始走向线下,京东、淘宝、小红书、妖精的口袋、网易考拉、当当网、天猫国际、keep等品牌纷纷试水实体商业,当当网布局线下书店、阿里发展盒马鲜生等新兴业务、京东涉足生鲜超市、三只松鼠开设线下投食店等等,究竟是什么推动了各大巨头不约而同走向线下呢?

要分析原因,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个时代与市场:

当下移动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人口红利已经越来越少,随着各种智能产品的不断涌现,线上入口和渠道越来越碎片化,在线零售的流量成本、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90、00后的消费喜好、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都有着新的特点,更加注重个性化、场景化的消费体验。对于在线零售来说,这些需要实际感知、实际体验的场景化体验式服务已成为最大软肋。

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商回归实体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

第一,线下商店可以增加用户体验感,弥补网购平台的短板及软肋;

第二,线下商店可以作为售后的服务点,为顾客提供维修、保养、退换货等服务;

第三,线下商店成为流量新的入口,同时也是对品牌的宣传;

第四,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据统计,现在80%多的消费仍然在线下,线上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期,需要通过合作线下销售进行改革,实现新的增长。

在线零售商为了突破已现的瓶颈,通过多元化的运营模式满足消费者,已经成为电商平台和品牌商家挖掘用户价值的共同选择,线上线下融合,电商回归实体商业是当下及未来零售行业公认的趋势。2019年,电商将继续在回归实体商业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七、并购提速,海外品牌本土化后加速扩张

2018年2月9日,山东如意集团宣布收购意大利奢侈品品牌BALLY,其后22日,复星宣布收购Lanvin,世界两大奢侈品相继被收归本土集团。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海外品牌的并购及合作之路从未停歇,森马携手Marc O’polo,七匹狼收购Karl Lagerfeld,如意收购包括Sandro/Maje在内的SMCP集团,YGM收购Aquascutum(后转手如意),安踏收购FILA等等,越来越多的海外品牌及奢侈品牌被本土化,而本土化赋予了这些品牌怎样的未来呢?

自从Marc O’Polo牵手森马开发中国区市场后,其中国区每年的销售增幅均保持在90%以上;同时从2014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店到2018年9月,Marc O’Polo中国区的门店数量已增至56家,2018年底将至80家,品牌计划5年内增至300家门店。

另一边,由山东如意集团控股的法国时尚集团SMCP集团公布的财报显示,2017财年核心利润(EBITDA)为16.5%,同比增长18.6%,2017年亚太地区业绩同比增长达40%,其中中国内地销售表现尤为突出,净增开店数量达37个,并进军中国台湾市场,未来几年品牌预计将在中国的店铺数量扩张到500家。

显而易见,在与中国企业牵手或被收归囊中之后,通过利用国内企业成熟的销售渠道以及本土化的营销模式,海外品牌实现了迅速的门店扩张以及大幅的业绩提升。

2018年,如意集团与Bally,复星与Lanvin,安踏与Amer Sports,森马与Kidili,一年四宗跨国际的品牌收购预示着中国企业对海外品牌并购的提速,而并购后利润的预期将越发亟需实现,随之而来的将是海外品牌在华扩张的加速前行。

八、多渠道延伸,品牌紧抓数字营销

伴随着中国零售市场强劲的增长动力,各个品牌的营销开始愈发看重结果,衡量结果的标准也愈发倾向于销量。

在这样的营销环境下,品牌营销有着越来越明显的共性,即: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拥抱年轻消费者,年轻人在哪里,哪里流量多,广告投放目标就在哪里。

“数字化+年轻化”已经成为了不少品牌的“双命门”,2018年中国情人节“七夕”就很好的佐证了这个趋势。

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成为零售品牌营销必不可少的阵地之后,从2018年开始,微信小程序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营销战中社交平台的主战场之一。

2017年七夕,仅有Dior一家试水了小程序,而2018年使用小程序进行七夕营销的奢侈品品牌则飙升到了9家,其中不乏Valentino、Burberry、Gucci这样的重奢品牌,也包括了Michael Kors这样的轻奢品牌。甚至就连Dior和Burberry在微信朋友圈投放的广告落地页也是小程序。

除了微信小程序,微博及抖音也成为了品牌必争之地。

2018年8月3日,Burberry在自己的官方微博中发布了有关七夕的第一条内容,“爱的碰撞体验”九宫格动图测试。通过“生成个人结果”、“发送给TA完成碰撞体验”、“提醒TA发送碰撞结果给你”这三个步骤完成测试让心仪的他/她知道你的喜好。

微博营销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疯狂投放期后,为了避免引起消费者的审美疲劳,其营销方式更具创意及趣味性。

Chanel则在某加V的抖音号上连发数条定制版短视频,狠拼流量的Dior干脆在抖音上开设了自己的官方账号。七夕期间,Dior中国区品牌大使Angelababy、香氛世家大使王子文、品牌挚友王丽坤、景甜和青年演员孙伊涵手提限量款箱包的短视频一一出现在了官方账号中,并分别获得了上万的点赞量。

从2018年七夕的数字营销大战我们可以看出,各大品牌对数字渠道、数字内容的投入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各大平台上的扎堆现象更加证明了品牌对其数字化战略的看重。

根据腾讯社交大数据披露,截至2017年,仅奢侈品牌就有98个在朋友圈累计投放广告超过500次。像微信这样月活量高达10亿之多的社交媒体,线下店铺的流量可谓望尘莫及。

消费升级后,为争夺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加速数字化战略将被越来越多的品牌所看重,2019年更多的品牌将不断试水新型数字营销。

来自:商业与地产
关键词:趋势 零售 奢侈品 本土品牌 童装 快时尚 跨界
运营管理
相关干货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