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常见问题如何解决?
餐厅说:
商场的广告位、wifi环境以及与物业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都是普遍遇到的问题。还要靠着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立场去协调解决,毕竟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
项目说:
最常反映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生意不好。比方商场的宣传不够,物业配合有问题,日常沟通有问题。一个店铺的成活,不仅是宣传。
比方餐厅核心产品,服务,餐厅品牌外延的宣传推广。我们都希望餐厅生意好,但是不希望餐厅因为开进了项目就产生了依赖性,觉得生意不好都是项目的责任。如果不反求诸己,对餐厅本身的发展也没有帮助。
6、电商对购物中心的冲击有多大?餐厅会受到影响吗?
餐厅说:
现在城市发展速度很快,地店的成本攀升是一个问题,可供挑选的独立店址也越来越有限。好的商业地产项目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环境,对餐厅的帮助很大,是一个比较稳健的选择。
项目说:
餐饮品牌应该好好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去挑选一个与自己的餐厅定位相符的项目。
越是大项目,定位越是明确。比如说北京的朝北大悦城,周边全部是住宅小区,主要的就是家庭消费;而太古里位于三里屯地区,客群基本都是时尚青年,消费也以年轻时尚西化为主,那如果一个特别传统的烤鸭或者铜锅涮肉可能就不太合适入驻。
7、近年来,项目在进行餐饮招商的时候,整体政策有否变化?又有哪些常见的针对餐厅的优惠政策?
餐厅说:
餐厅也一样有成本和获得的一个综合的性价比考量,不会单纯地追求便宜的租金。
相应的,好的项目本身也不是那么容易进。有些项目会给出很大的优惠,除了免租,还会贴补装修,甚至是员工工资。即使是这样大的优惠力度,如果项目条件不好,我们也不敢考虑。因为其实每个店的开设,即使不考虑成本,对品牌也都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作用。
我们更关注的不是眼前的租金能不能便宜,而是希望品牌可以稳定而长期的发展。
项目说:
就购物中心模式来说,以前都是直接向餐厅收取租金,现在我们会考虑采取“保底和抽成两者取高”的形式。
餐饮的成本也比较高,回收周期也不是太乐观,大家都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赚钱,现在新项目都太多了,不可能保证自己的眼光真的那么准,一般谈判的时候都能考虑一个保底。
项目会针对那些非常优秀的餐饮品牌有一些优惠。
比如在制定招商(专题阅读)策略的时候,项目会有一些理想中的龙头品牌。我们会针对它去特别制定合作条件。优惠的租金条件是一方面,后期运营也是吸引他们的一个手段:我能够给你带来什么。
我们不会单纯地给一些优惠,而是会考虑“如果我给你三年的免租期,你能给我带来什么?”
三、购物中心能为餐厅带来什么?
1、较为稳定的人流量
商场本身有较为稳定的人流量;以北京的西单商圈为例,2013年的数据显示,西单商圈的总人流量为30万,大体量的购物中心门前人流约在20万,店内人流约有3-5万。
2、留住你的客人
出于对时间成本的考虑,大家对“等位”的容忍程度是相当有限的。但购物中心是解决等位问题的小能手。调查结果显示,在地店,等位顾客的流失率要远远高于购物中心内的餐厅。
购物中心所有的心思都用来让消费者逗留得久一些,多一些消费,因此消费者在获取等位牌号后,还能在项目内进行购物休闲等其他活动,等位消费成功率相当高。
3、综合性全方位的服务
开设餐厅还有一系列的工商、卫生、消防、以及“相关部门”的问题需要处理。
项目作为整体,需要去处理这些相关问题。而项目内的餐厅也就顺便获利了。
项目整体的商业氛围、停车位也是对餐厅经营的强力支持。
4、整体的推广和营销帮助
项目会有定期和不定期的营销策略和市场活动,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往项目里引入更多的客流,而这些客人正是餐厅们赖以生存的土壤。
这些营销活动的频率相当高,基本覆盖了主要的节假日和换季时节,而这也正是人群外出消费的高峰期。
项目会根据不同主题的营销活动邀请餐厅加入配合。如在“哆啦A梦100周年展”时朝阳大悦城就以百宝袋的概念印制了一批商户优惠券,其中就包括有大量的餐饮商户。这样有主题有目的的推广活动,比餐厅单独推出优惠或折扣要更为吸引人。
四、商场餐饮基本物业标准
给排水:一般应按餐厅面积配备合理的进水管径大小,并保证供水水压。
电源:一般中等以上餐厅要求必须配有380V三相动力电源,主要是招牌和照明、厨房设备和空调等用电;一般要求约在每平方200瓦左右。
管道煤气:一般大型餐厅都要求接通商业管道煤气。
排烟烟道:一般餐饮要求设立专用的烟道,以符合环保局对餐饮企业排烟的硬性规定。
排污设施:一般要求有专用的隔油池和化粪池。
隔热和隔音设施:一般与住宅或者写字楼相邻的楼层不得经营餐饮和娱乐设施,主要是要考虑噪音和热量污染,通常在餐饮娱乐项目相邻的楼层要求设置架空层,实在无法设置的,要在楼顶和烟道内作隔音隔热防护。
停车场、卸货场和专用电梯:为了保证顾客用餐方便必须配备专用的停车场和电梯,此外针对大型餐饮商家还得配备专用的货物通道、卸货场和货梯。
层高:餐饮一般要求层高4.5米以上或者净空3米以上。
五、你可能不知道这些
1、没有进不去的项目
你所眼红的那些顶级项目,即使现在看起来连苍蝇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也并不意味着你就一定没有机会入驻。
商场和餐饮签约的周期通常为5年,在此期间还会根据各种因素进行调整。有些主因来自商场,有些主因则来自餐厅。
和项目负责餐饮招商的人保持密切联系,留意调整的动向,一旦空位出现,你的机会就来了!
比方在北京大热的新光天地项目,位于六层美食天地的日本餐厅,以及位于地下一层的法国餐厅,都曾是项目开业时的重磅餐饮招牌。后者更曾是在亚洲除日本之外的唯一分店,如今它们都已先后离开新光天地。
而知名品牌A,则是在北京朝北大悦城开业一年后的调整期之内进入了项目。很多如今火爆的项目都不是一炮而红的,需要3-4年的调整期。如果你评估项目的眼光足够好,在项目走红之前捷足先登也是很有可能的!
2、你随时可能出局
即使你签署了5-8年的合约,也并不能保证你就能在项目里存活这么长时间。
项目本身会根据餐厅的经营情况进行优胜劣汰,如果餐厅生意始终不好,就会被请出项目。
此外,如果项目本身的定位有较大调整,也会据此对餐厅进行洗牌。比如高大上风格的项目,如果要转型成为年轻时尚风格,那么客单价太高的餐厅可能与项目就不再匹配了。但绝大多数情况,是经营不善的餐厅主动要求提前解约。
在一般情况下,双方都可以友好协商解约,免除违约金之苦。
3、你可以争取这些
如果你所面对的是一个拥有多个项目的集团,譬如万达,或万象城,那么你可以争取多项目合作。前提当然是你有恰好合适的开店规模计划。
如果你是一个足够有分量的品牌,那么你可能获得相当长的免租期,装修补贴,甚至员工工资补贴等等。当然这些优惠条件要视乎项目本身的实力而定。有些小开发商的项目提供的条件十分诱人,但如果项目本身不够优质,餐厅的生意势必不好,再多的优惠条件也是浮云。
4、那些租金贵的吓死人的项目,真的值得去吗?
热门爆红项目的租金,和同地段横向比较的同类型项目相比,租金整体可能要高出50%甚至更多。
究竟值不值得为了“一点点利润”起早贪黑开餐厅,你应该弄明白你开这一家店铺的目的,究竟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做广告?
商场餐饮一般很少一枝独秀,通常都会和规模化挂钩,在全城,甚至多城布点。
有些规模化餐饮考虑到加盟或分店品牌的诉求,需要入驻最火热最顶级的项目,制造橱窗效应。尤其是新创品牌,不计成本也要进入顶级项目,就是为了能够给自己未来的规模化发展铺路。在这一家项目里虽然赚不到什么钱,但开在其他地方的分店就能财源滚滚啦。
【往期热门干货推荐】
【大数据排行榜】2016年1季度最受关注休闲娱乐品牌TOP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