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大商业产品线、7大自营品牌针对不同阶层需求
根据不同客户群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需求,绿地(专题阅读)有针对性地推出具有一定标准的产品,并形成由低到高、针对特殊群体、各具特色的系列产品线。
1、三大商业产品线
绿魔方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变革,可以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包括商魔方、住魔方、产魔方。其中,商魔方在成都市场的代表作是位于城南核心商务区的绿地之窗。
成都绿地之窗
绿魔方打造的是精品购物中心,另一个可以展现其精细打造的项目就是位于成都南二环稀缺位置的绿地GIC,不论是建筑外观,还是内在动线和业态招商,都通过艺术、生态、文化等进行差异化融合,从而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进而完善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成都绿地GIC
绿地Mall
绿地Mall则为社区型购物中心,旨在为5公里范围内的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服务,注重给予消费者体验感。绿地商业项目中,最典型的采用绿地Mall产品形态的就是绿地·缤纷城。
北京绿地·缤纷城
社区购物中心是绿地商业地产全国化布局和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成熟的商业品牌,目前已经在北京、合肥、扬州和成都四个城市落地开业。预计未来三年内将在全国复制开发20个绿地缤纷城商业项目。
合肥绿地缤纷城
云阶
云阶是绿地集团旗下地标建筑的配套商业产品线,在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就是位于成都城东的绿地中心468,云阶谐音“云街”,打造的是特色商业街(专题阅读)区,与地标项目搭配,表达一种“拾阶而上,直达云端”的理念。此外,特色商业街也是对社区购物中心的一种很好的补充。
成都绿地中心·468
2、7大自营品牌
绿地推出的“商业定制”概念在口耳相传之中热度颇高,如今绿地商业趁热打铁,除了“定制”,另一个关键词就是“自营”。打造自营品牌,一是为实现集团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二是可以让更多的业主和市民享受到绿地商业带来的优质配套服务。
G-Coffee绿伴咖啡
绿伴咖啡已经在长沙海外滩、武汉国博、成都GIC等绿地多个项目销售中心区域落地开业。作为咖啡书吧的绿伴咖啡,不仅为销售中心提供了品质对话空间和交流互动平台,更通过举办一些主题演讲,行业沙龙甚至单身派对等活动,使其成为对生活品质有追求人群的聚集地,进而也能起到“圈层营销”的作用。
在后期,绿伴咖啡还会为入驻客户提供的休闲娱乐平台,由于在前期积累的消费惯性,绿伴咖啡必然会拥有一定的自我生长和持续盈利的运营能力。
G-Kitchen绿林小厨
绿林小厨是首个为业主量身打造的社区餐厅,于2014年10月12日在海南绿地城面世。它以丰富的菜品、饮品、新鲜蔬果为绿地的业主提供营养简餐。
G-Fresh绿林菜圃
绿林菜圃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辅助绿林小厨而设计,可以为绿林小厨提供原材料,同时也能给业主和其他辐射范围内的居民提供新鲜蔬果的线上预订和线下配送服务。绿林菜圃正在紧密推进中,目前已经于海南试点项目调试上线,即将正式对外投入运营。
G-Kids绿逗乐园
绿逗乐园是绿地商业涉足时下正火的儿童业态,目前也已经在海南“海森林”项目售楼部试点开放,区域面积共290平方米,可一次性容纳80个小朋友同时玩耍,包含空气蹦床、乐高积木等多个儿童娱乐项目。
商品直销中心G-Super
近期,随着自贸区催生的新型“进口商品直销”,受到广大市民的追捧,绿地瞄准了商机,也在线下开设了G-super,定位于向都市人群传递健康、安全、高品质生活理念,并依托绿地集团强大的全球资源配置,创新体验式直采直销商业业态。
除了在上海宝山、徐汇、长宁及南京开设了门店外,2015年,绿地全球商品直销中心还将进入苏州、杭州、宁波、北京、武汉等地,计划5年内实现开业50家以上门店。
G-Cooking
G-Cooking 是绿地集团大消费战略提供升级的全新产品,是绿地依托 G-Super 丰富优质的资源,面向都市中爱生活、爱美食、爱社交的女性,打造集健康、快乐、互动为一体的烹饪、烘焙美食社交平台,G-Cooking 也将成为 G-Super 会员线下体验中心。
便利店绿邻G-Store
旨在提升项目整体附加值,让选择绿地的业主买的不单只是房子,更是一种健康、便捷的生活方式。
二、良好的企业管理、激励机制增强发展后劲
绿地集团组织架构
1、高效的组织结构和更理性的激励机制
在全国扩张过程中,绿地采取“给奖励、给福利、更给机会”的激励机制,在上海,只能做一个项目经理的,到了外地,就能管10亿乃至30亿级的项目,以此激励更多年轻人的事业雄心。
绿地集团股权激励机制
组织结构系统而有序:随着绿地集团全国化战略的推进,部分项目集中的区域建立了区域型事业部,实施“集团-区域事业部-城市公司三级管理模式”。
2、激励机制设置理性而有特色
事业心与荣誉感,是绿地给予外驻干部最独特的一种激励。如今,绿地外地事业部腐乳老总,大多担任当地省市商会会长,有多位担任省市人大代表、劳模。
薪酬福利方面,绿地的原则是:干部工资比同行低,骨干员工比同行高。干部工资低于市场化工资的30%。骨干员工高于30%。
针对外来人才稳定性差、归属感差、难以驾驭的问题,绿地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将外地子公司中层以上的干部都调到上海,然后再派去外地工作。二是将外地的干部也归入公司体系,享受集团总部相应的工资标准。
在人才引进方面,绿地从香港、台湾引进专业人才,通过引进设计、市场营销人才填补公司运营短板。
三、多元化的业务创新齐头并进,拓展收入来源
1、“房地产+互联网+金融”战略
2014年年底,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Blackwood Capital)的成立,标志著绿地香港从传统重资产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向轻资产的模式转变。
2014年12月,绿地香港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第一支房地产基金,并完成第一笔投资,标的项目是上海市中心的一栋办公楼。投资回报主要包括租金收益和资产升值潜力两部分,其中出售方提供每年一定比例的保底收益。
另外,紧跟母公司“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的战略方向,绿地香港也在努力铸就其作为绿地控股集团金融板块一部分的核心战略支撑地位,分享互联网更新换代高速发展的红利,促进产业通融,实现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绿地香港未来的发展会主要聚焦在传统房地产业务、房地产基金及房地产互联网金融三个方面,多维度齐头并进,拓展收入来源。
2、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通客户与开发商之间的通道
2015年,绿地香港将重点发挥自销团队与新媒体力量,结合绿地控股集团全国客户资源做大数据营销,建立客户资源数据库与客户服务通道,打通客户与开发商之间的通道,减少中间环节,同时亦可降低营销费用,提高效费比。
互联网思维也将应用在传统的房地产业务中。绿地香港会将酒店、高尔夫、旅游、度假、医疗、养生等现有资源,通过互联网整合到绿地香港的客户资源平台上,用平台做客户线上、线下增值服务,依托强大客户基础,加强品牌知名度及客户粘性,不断增大客户基数,实现精准营销。
同时,利用与绿地控股集团的关系及绿地控股集团强大的海外资源、移民、留学、海外置业等全球资源,拉开与竞争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全产品系、全服务系、全链条系,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做强做大营销体系与服务体系,从而更快更好地确保全年180亿销售目标的实现。
3、构建“3+1 “金融产业生态圈
绿地香港将构建3+1金融产业生态圈,即三大基金加房地产互联网金融平台。三大基金包括地产投资基金、特殊机会投资基金和PPP建设基金。对地产行业的深入了解、与绿地控股集团的持续关系和通过绿地控股集团嫁接的广泛资源,是绿地香港参与房地产基金这一投资领域的优势所在。
另外,绿地香港还将搭建市场借款平台,矢志成为全球最大的以房地产全产业链投融资为标的的互联网平台之一。
区别于现存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绿地香港互联网金融平台将充分利用绿地香港长期积累的房地产行业经验和专业人才队伍以及与绿地控股集团的关系,从项目选择到项目融资再到项目管理实现全过程覆盖。
这一全新的以行业龙头为融资中介和服务平台的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将从根本上降低互联网金融投资标的的信用风险,彻底发挥互联网金融在降低资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性和融资成本高企的功能,实现对融资项目的全方位管控以及不动产资源体系的再整合,具有重塑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划时代意义。
4、商业转型升级,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
实现整体上市后,绿地将在资源平台、企业视野、经营管理机制、资本动力等层面全方位推动绿地创新转型升级,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将更为高效。
绿地将以公众化、资本化、国际化为导向,做强主业、着力推进“三大”战略。将致力于做强做优房地产主业,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加快商业模式创新转型,推动房地产主业实现从偏重规模到偏重盈利、从偏重开发到开发运营并重、从偏重国内开发到全球同步开发三大转变。
同时,加快发展“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三个重点领域。其中,“大基建”领域将重点发展地铁产业,“大金融”领域将积极发展具有绿地特色的综合金融业务,“大消费”领域将重点发展进口商品直销、汽车服务、酒店、旅游等产业。
四、优良的资产状况有益于企业融资
1、资产状况良好
绿地集团对自身资产的经营策略是要求其增长快,并且要求业务经营收入、资产规模和经营性现金流量3个财务指标同时突破,获得快速增长。
2014年绿地集团(香港)财务状况一览
数据来源:2014年绿地集团(香港)年报
2、融资渠道多样化
在融资方面,当前绿地的主要融资渠道是商业银行、多元化产业资金支持。
思考:绿地“借壳”上市,将对地产融资渠道产生哪些影响?
1、未来地产重组或将加速开放
从国企重组与改革的角度来讲,如果金丰投资重组方案交易完成,上市公司将成为上海市国资系统中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
从地产重组的角度来讲,如果重组方案交易完成,这也就意味着国资系统的地产重组放开预期,未来地产重组或将加速开放。
如果地产重组的加速开放,这不仅仅是国资系统中企业向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转变,或许也为当前国企“退房”寻求了一种出路。笔者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尤其是央企地产企业有可能会利用地产重组加速开放的机会,接盘其他国企“退房”资产。
2、房企再融资等融资渠道或有条件加速放开
金丰投资重组方案交易完成后,预示地产重组放开预期,紧接着房企再融资等融资渠道或有条件加速放开。
2014年1月24日海印股份宣告定增获得证监会通过,成为第一家再融资获证监会审核通过的房企,但是,海印股份是以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专业市场”项目身份有条件的获得了再融资资格。而至今为止,房地产市场房企再融资还没有办法大张旗鼓开放。金丰投资重组方案交易完成后,预示房企再融资等融资渠道或有条件加速放开。
3、房企在内地市场上市融资以借壳与重组的方式有条件开闸
当前来讲,如果金丰投资重组方案交易完成,绿地将借壳金丰登陆A股市场,这也就意味着房企在内地市场上市融资以借壳与重组的方式有条件开闸。
就房企在内地上市融资而言,尽管在国内有传言房企上市融资即将开闸,但目前来看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
当前看来,即使在国内房企上市可实现,也极有可能首先成为央企地产企业、地方国有地产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收购等进一步进行资产整合的一种工具。而对于普通民营房企尚难“第一个吃螃蟹”首先享受到上市融资的便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营房企在内地上市融资没有机会,随着今年注册制的逐步推进,市场化的程度逐步提高,民营房企上市融资也可以说指日可待。
4、谋求“双上市平台”战略将成为品牌房企搭建融资平台、业务平台的趋势
绿地集团借壳金丰A股整体上市后,绿地香港将作为A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届时,绿地旗下的地产业务就将实现在内地及香港市场“双上市平台”战略。
谋求“双平台”战略房企不只绿地一家。2012年以来,已经有包括万科、招商、金地等在内的国内房企走上了到港股借壳上市的道路,借壳完成之后,这几个房企率先实现在内地及香港市场“双平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