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政局日前宣布,今年北京将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大型、连锁餐饮(专题阅读)企业进驻社区,包区、包片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补充社区商业业态。不少品牌餐企跃跃欲试。为此,相关机构历时一个星期,走进北京各个社区,通过采访社区居民、跟随餐企送餐、进入社区餐厅等方式展开调查。在走访中了解到,由于居民小区对餐企开设餐饮网点的诸多限制以及餐企自身在菜品、服务能力方面的欠缺,餐企掘金社区老年市场还需诸多努力。
百亿商机亟待挖掘
统计显示,去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1%。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字,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老年人口增多给餐饮企业带来巨大商机。以每位老人一天餐饮消费20元计算,北京300万老年人每天的餐饮花费就达6000万元,一年直接花费就超过200亿元。而且老人往往能够带动家庭消费,这也是社会上主打“高寿”、“健康”概念餐厅持续火爆的根本原因。
永和大王是京城最早参与养老餐饮的企业之一,每年仅养老助残券/卡的销售额就达300多万元。永和大王负责人王伟介绍,永和大王每季度都会推出至少3款“特惠套餐”提供给持养老助残券或卡的顾客,优惠幅度在40%-60%。今年起,持养老卡顾客除了可享受3款特惠套餐外,消费其他任何餐品均可享受8折优惠。“我们希望成为老年人平时歇脚、聊天的好地方。”
记者还在中关村街道发现嘉和一品设置的智能配送柜,能够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就餐需求。嘉和一品董事长刘京京透露,公司特地携手科技公司为老年人提供私人定制的专属餐饮服务,推出多款针对老年人身体特点的专属餐,而且可以按天、按周预订,设置智能配送柜是一次尝试,还将尝试送餐入户服务。
餐企想进社区不容易
不过,谈到进驻社区时,餐饮企业却有一肚子苦水。
首先是很多餐企难以在社区设立网点。王伟:“社区通常都不让开餐馆。不仅底商不行,离居民楼近都不行,环境评定就通不过。”他坦言,曾经有一次,永和大王看中了某社区一处商业用房,打算开餐厅,但住在旁边的居民坦言:“想开餐馆可以,必须连同周边的房屋一起买下来。”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表示餐饮进社区确实存在政策上的限制。“如果按照住建部的相关规定,社区餐厅得建成一个和周边居民楼都有几十米距离,四面不靠、中间孤零零一个三四百平方米的餐厅,试问北京哪个小区能提供这样一处空地?即便有,油烟排放问题也没法解决。”
即使不在社区开店,做好饭菜配送到社区同样面临难题。以嘉和一品开发的智能配送柜为例,消费者提前网上预订,完成支付后,手机上获得消费凭证。餐饮公司按时就近配送到智能配送柜,消费者自行扫码取餐。不过,哪里允许安放这些智能配送柜,成了嘉和一品面临的最大难题。据了解,目前嘉和一品只在中关村街道进行了试点。
养老卡遭遇消费难
当前,北京为8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和重度残疾人发放每月每人100元的“养老助残补贴”。老年顾客持养老助残卡/券,可以在全市1.2万个统一悬挂“养老助残卡服务单位”标识牌的商户刷卡消费,不少品牌餐饮企业都在其中。然而,不少老年顾客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养老卡/券使用网点不多,而且经常出现问题。
家住东四环外炫特嘉园的赵女士反映,老母亲已经80多岁高龄,政府每月补助100元津贴发到卡里,可由于是新建小区,周边根本找不到能刷养老助残卡的商户,最近的也得坐三四站公交车,特别不方便。
还有消费者表示:“我家附近的一家餐馆可以刷养老卡/券,可一连好几次,不是刷卡机系统连不上网,就是机器故障,都刷卡不成功,最后还是现金购买。有的餐馆,刷养老卡只能买指定的几种产品,感觉有点儿受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