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8年的国内服装业的发展,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大量新品牌涌入市场,老品牌变中求存,行业一直处于起起伏伏的状态。
再加上,资讯及信息传播的迅速及渠道的多样化,与新兴时代的90后及00后顾客群的消费崛起,形成了中国服装市场的大洗牌:它们或开店高速扩张,或关店层出不穷,或线上杀入线下,或线下融入线上,或收购成为热潮……
一、“国潮” 成趋势
去年一整年,“国潮” 这个词似乎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耳边,从时装周到双十一,又或是层出不穷的买手店,都充斥着各种国潮的身影。各大平台上的数据正在反映着一件事: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信心都在不断加强。
就在前不久纽约时装周上,李宁第三次和天猫合作走上国际时装周秀场。这个曾一度因定位失误而流失了大批消费群体的运动品牌,正重新获得关注。
其实李宁很早便开始想抓住90后年轻消费群体,早在2010年,李宁便开始转型,但最终吃了闭门羹,还走入了没有出路的死胡同。 终于,李宁凭借“中国李宁”和天猫“国潮行动”这一春风,倒真正赢回了品牌一度觊觎的年轻消费群体。
42岁的波司登则以产品设计的“焕然一新”,取代原有臃肿、老气横秋的大妈感知,重新取悦消费者。
产品的“改头换面”令品牌2018/19财年前9个月的零售金额录得30%以上的升幅。去年9月,波司登时装秀更主打“中国风”,秀场整体空间设计围绕江南窗格——“牖”为灵感发散,呈现出水墨丹青的中国画风格。
除此之外,安踏在2018年斥资371亿元宣布收购“始祖鸟”东家——芬兰体育巨头Amer Sports,向世界宣告中国运动品牌的崛起。
2019年,国潮品牌将继续发力,以符合大众审美的产品设计及门店形象助力实体商业。
二、短视频、直播疯涨
“流量即入口、流量即金钱” ,近几年,在“互联网+”时代下,服装走进了直播间,玩起了“服装+直播”。
对于服装品牌来说,直播意味着更快的时效性、更鲜明的话题性和更立体的视觉感官,能够带来大量的流量红利。
比如茵曼,它对线上直播、短视频等新晋流量入口强势发力、层层导流,线下500多家门店承担同步促销和增加互动体验的职能。
去年,他们打通短视频平台发起全民挑战赛,引发有效的话题传播;其抖音号精准定位内容标签与内容调性,成为后起之秀,从一众服装达人、品牌号中脱颖而出。截至2018年12月,粉丝突破60万,累计视频阅读破亿,获赞超过500万次。
2018年开始,杭州本土服装企业大力追捧“网红”,比如伊芙丽、雅莹、Mofan、郁香菲、芭蒂娜、卡拉佛、百格丽、JAC等。
对于互联网服装品牌来说,过硬的产品固然难能可贵。但是,优质内容和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也是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环节。短视频和直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渠道,服饰品牌通过它,可以抓住用户猎奇的心理,传递品牌价值。
三、奢侈大牌不断升级迭代
从去年开始,国内奢侈品市场的全面回暖,与我国为鼓励国内消费而降低关税,奢侈品主动下调中国市场售价有关,而谁将受益更多,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谁能持续吸引中国能大把花钱的年轻人“千禧一代”。
为了不被消费者忽略,如今的奢侈大牌都在拼命更新换代年轻化。
刘亦菲、杨颖、赵丽颖等明星都先后担任过Dior代言人;周冬雨成为Burberry的品牌代言人;另外包括Fendi的古力娜扎、Tod’s的刘诗诗、Bally的唐嫣、Longchamp的春夏……
奢侈品牌或轻奢品牌纷纷选择年轻明星作为代言人或品牌大使,当然也有百年历史的奢侈品牌突然选择更“接地气”的社交媒体红人作为代言人,这些明星的流量人气是品牌商所看重的。
短短两年间,明星代言人和形象大使任命的背后,实际上也是奢侈品牌对年轻消费者的争夺战。
另外,对奢侈品牌而言,限量联名系列是一种便捷的低成本捷径。它既不用改变核心产品生产和交付周期,又能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以LV和Supreme推出的联名系列为例,它已创造了一亿欧元的销售额,甚至产品发布不久后,吸引了美国私募投资巨头凯雷集团收购了Supreme50%的股权,其估值达11亿美元;
而法国奢华户外品牌Moncler与OFF-WHITE推出“Moncler 0” 系列,OFF-WHITE标志性的减速带与Moncler出色的功能优势结合,让这个平日极为低调的品牌显得出人意料。
除了明星代言和产品年轻化之外,奢侈品牌兼顾线上互动营销。去年8月,Dior成为首个入驻抖音的奢侈品牌,Gucci在Instagram上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互动营销攻势……
四、“店”与“电”相辅相成
纵观国内外服饰零售市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服装企业的经营策略也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开始将线上线下融合。
线上下单线下提货,或是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等新模式已经成为服装业的大趋势(专题阅读)。
■ 优衣库的多渠道服务则运用得较为极致,消费者在线上下单后,线下数百家门店支持 24 小时内便捷取货的服务;
■ 太平鸟在原先O2O项目基础上,扩大了品牌线下门店与线上零售的互动,通过商品、支付等维度打通,支持门店扫码购、门店自提等新业务;
■ 服饰品牌ONLY、Vero Moda母公司绫致时装集团推出基于智慧零售的营销解决方案,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及小程序高效连接顾客、导购、商品与门店;
■ MO&Co.母公司EPO集团实行多品牌战略,推出男装品牌Common Gender,上市即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全渠道销售模式。
此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能够将虚拟试衣间、3D展示等试衣、搭配的虚拟体验变为现实。
去年5月,衣脉科技在上海首个盒马鲜生楼上开了一家自营服饰门店Moda Polso。与传统门店不同,150㎡的门店中试衣间多达8个。
用户在大屏幕中输入身材样貌并完成虚拟试衣后,走进试衣间就能看到想要的衣服……也就是说,该门店实现了消费者从进店开始全流程行为的数字化,将传统门店的陈列空间变成了试衣间。
五、个性化、高端化、互动化明显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工业时代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快时尚的泛滥,让服饰消费丧失了个性。
不过,随着互联网、3D技术的发展,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不再是障碍,生产需求也可以定制化、个性化,因此个性化和定制将成为未来服装制造业发展的方向。
兰玉的高定礼服在中国独立设计中十分出名,用奢华与空灵的礼服款式诉说自己内心的美好
尤其是95后,他们对服装的差异化与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大,希望能够买到与其他人不同的服装。
因此,服装定制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男士高端西服定制品牌“汉邦剪裁”顺应男士定制市场快速增长,专注打造男士全品类定制,如今门店已经超过100家,遍及北京、成都、郑州、深圳、齐齐哈尔、石家庄等城市。
除此之外,以链接为本质的互联网赐予了消费者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与力量,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话语权发生倒转,消费者主权时代到来,“用户至上”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铁律。
尤其后是如今的95后,热衷与品牌进行直接的互动,比如瑜伽服装品牌Lululemon 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众多体育服装品牌中脱颖而出,而且Lululemon如今也成为时尚的代名词。
这得益于品牌不断组织线下社区活动揽活了上万的死忠粉。让消费者与门店团队一起宣传品牌。而且,Lululemon 的“铁杆粉丝”还建立了Lululemon博客以及Facebook群。
六、看脸时代,门店颜值是关键
店面形象是品牌形象及产品形象面对消费者的宣传窗口,也是完成商品交易的最后环节。门店的整体形象成为消费者判断产品质量、品牌美誉度重要标准,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印象,并最终决定购买行为。
经营服饰品牌,自然不能像一般的散货服装店那样,随随便便地把衣服堆在外面叫卖。品牌服装自然有其独特的品牌形象,这以独特的品牌形象就是该品牌的优势,必须要想法设法将其凸显出来。
比如三宅一生东京全新概念店“Reality Lab”,门店设计延续实验室的概念,强调了陈列与灯光,以一种近乎奢侈的形式展现三宅一生的作品;YOHO! 首个原创设计师集合店YOHO!BLU,无论是软装、硬装,还是一些小细节,整家店主打偏中性的蓝色,集合了品牌展示、潮流体验、生活方式、社交空间等潮流内容。
此外,服饰店铺的橱窗也是展现品牌形象平台。有创意的橱窗会让消费者对这个品牌印象深刻,让品牌的形象无形中植入消费者心中,带来意想不到的广告效果。
■ Coran+partners 为美国服装品牌 Brook Brother 设计的橱窗,是一列“飘在空中”的衣领,它们像飞行的群鸟,由一只金制的领衔队伍,其余的由白色陶瓷制成。
■ Armani Exchange 的橱窗由 Shiro Studio 设计。背景是一排折叠的镜子,极富现代感并彰显活力与年轻。
■ TOPSHOP 的橱窗看起来就像是鲸鱼的骨骼,延伸至橱窗外的部分是长椅,行人可以坐在那里休息。这个橱窗由 Atmos 带来。
七、总结
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数据显示,2018年,服装业生产在下降但销售增长,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106.57亿元,同比增长4.07%。
而事实上,只有20%的服装企业是赚钱的,剩下80%企业的日子非常艰难。如何在新的一年躲过服装倒闭潮?
或许,只有洞悉和掌控产业发展趋势的企业,才有可能未雨绸缪,把握先机。
2019年,服装潮流更替不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那些敢于调整,敢于转型的服装企业,会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因为危机更多的时候,也蕴含着新的商机。
特别说明:本文转载自CEO品牌观察(ID:new_shop_)(作者 / Panda Chan)。此次转载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文字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往期热门干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