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电商:能“电”出何种惊艳玩法?

2014年09月15日15:10
核心提示: 万达集团、百度、腾讯在深圳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宣布共同出资在香港注册成立成达电子商务公司。强强联合,能否真正延续“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为更多人所关心。

万达,能“电”出什么惊艳的玩法?

  5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投资虽然足够震撼,但万达专题阅读电商专题阅读)的核心机密却是“大会员+大数据”。

  50亿元的豪掷﹢不断高调出走的高管,将一直潜行摸索的万达电商推到了聚光灯下。

  7月,万达电商首席运营官(COO)马海平离职,这是万达电商一年内辞职的第三位高管。前两位是马海平的前任刘思军和首席执行官(CEO)龚义涛。至此,万达电商一度“来头不小”的初始团队已分崩瓦解。如今,万达电商CEO由原奢侈品电商佳品网COO董策出任,COO由原高朋网副总裁高峡出任。

  与支离破碎的流水团队相比,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对于电商建设的决心仍然高涨。在2014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上,王高调宣称豪掷50亿建设万达电商。并要求“在一两年内,万达要做出真正的020,并在三年内找到盈利模式”。

  企业自建O2O已蔚然成风,万达此举并非新闻。“先行者”王府井百货和银泰商业早就建立了电商营销平台,却业绩不佳。据悉,银泰网早期花费不少却未见成效,线上流量上不去,没有盈利,导致原CEO廖斌在2013年底离职。

  坊间一种流行的说法是,纯电商淘宝、天猫、京东们已经分割了绝大部分市场,留给新人闪转腾挪的机会很少。王健林并不认同这个理由。他坚定表示,万达电商绝对不会是淘宝,更不会是京东,而是完全结合万达自身特点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但市场水深莫测,且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020成功模本,万达,能电出什么惊艳的玩法?

大会员+大数据

  2013年年底,酝酿多时的万达电商“万汇网”低调上线,与APP同期试运营,业务涵盖万达广场的百货、美食、影院、大歌星KTV等业态。万汇APP为用户提供广场活动、商家资讯、商品导购、优惠折扣、电影资讯、美食团购、积分查询、礼品兑换等资讯,以及店铺导航、街景地图、智能寻车、在线预定电影票等一系列智能服务。

  与其他商场O2O有所不同的是,万汇网并不强调线上购物功能,暂不提供实物商品的线上购买,只做资讯和服务。目前,万达O2O的应用已经推广到20多家万达广场,今年年底将推广到所有已开业的万达广场。

  千呼万唤的万汇网与其他商场的O2O看起来差异不大,甚至还缺失了别家O2O0重视的线上交易环节。在褒贬不一的评论中,王健林交出了“万式电商”核心模式的答案:做“大会员+大数据”营销。

  这个模式的成立基于万达丰富的线下资源。万达2013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中显示,2013年,万达广场总客流12.2亿人次,每个广场日均客流5.2万人次。预计2015年大概会有接近140个万达广场,一年有超过20亿人次进入万达广场。

  而万汇网最直接的任务,就是把这20亿线下人流,转到线上去。从线下转到线上,软性技术手段就是利用功能服务黏住客户。如已经开通的在线预定电影票、预定大歌星KTV包间、手机端自助积分等智能化服务,都可以黏住客流,并通过WiFi和手机客户端(二维码)方式流转到线上,变成万汇网注册会员。随后将这些会员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统计,建立大数据体系,并通过分析做个性化推荐,达到精准营销的目标。万达O2O的目标,是在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内建立起1亿名会员。

  前万达电商首席执行官龚义涛曾透露,与没有实现O2O的万达广场相比,万汇网覆盖的万达广场的销售额已有大幅提升。龚义涛认为,这都要归功于大数据对于会员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的分析,而庞大的线上流量是大数据体系的根本保障。

  “亚马逊购物能做到100个订单里,有30个是推荐产生的,万达也以此为目标。通过电商运营平台以及WIFI的布控,掌握消费者到店之后的行为反应。比如逛了哪些店,买了哪些东西,再加上性别等资料的综合数据分析,就能把握顾客的消费习惯。顾客的分类标签不断录入后台数据库之后,等到消费者再来到万达,我们就可以向其推荐更多可能产生消费的商家。”

  为了加速万达O2O数据体系的建立,万达还推出了“一卡通”业务。一张会员卡可以在全国万达广场、酒店、度假区消费,甚至买房,消费还有折扣、积分、抽奖、增值服务等。看起来,万达一卡通和任何一个商场的会员积分卡毫无区别。但上海艾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王永却表示,“别小瞧万达一卡通,它对万达O2O来讲是个很好的媒介,既能产生线上粘性,又可以产生数据信息,是个聪明的做法。”

  万达有近200家万达广场,100多家酒店,加上8至10家开业的度假区,每年几十亿人次客流,可以发上亿张卡,这是巨大的资源。

  而一卡通里还包含了多项增值服务,因此,参与商家越多、折扣越多、积分越方便,消费者也就最有兴趣参与消费积分。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不仅对一卡通产生粘性,万达还可通过会员的持卡消费,精确地收集消费者的背景数据以提升营销效率。

  万达的天然优势是强大的线下资源,它不用去模仿他人,就能形成王健林强调的完全结合万达自身特点的O2O模式。而万达O2O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把服务功能做深做透做全,以吸引更多会员。

打通多条财路

  “触电不挣钱”是不少商业企业的心头痛。自建电商较早的王府井百货,就一直没有解脱“下本大、回报少”的困局。

  阿里巴巴把自己当做“平台服务商”,不直接经营商品,也不自建物流,只为入驻企业服务,走轻资产路线,靠租金、佣金、广告费等“投入小、产出大”的模式赚钱。相比之下,苏宁电商不赚钱,是因为他们选择自营易购超市,自营商品,自建物流,走的重资产模式,靠差价赚钱。而超市这个行业竞争激烈,本身就已是薄利的行业。

  万达O2O有庞大的线上流量和客户体系,可以自建平台,为京东等第三方商家做客流导入,收取商家入驻租金及销售分成,走阿里巴巴式的“财路”。

  例如买电器,在万达电商平台上进入京东端口进行在线交易,万达会员享受了消费积分及折扣等服务,万达也可以得到流量导入的消费分成。过亿会员的数据体系对于第三方商家来讲,是一种极大诱惑。龚商场O2O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把商场有限的物理空间,扩展到一个无限延伸的虚拟经济空间,搭建出丰富的经营平台。只要是客户群所需的任何元素,都可以引入这个虚拟经济平台,而不是单纯停留在商场现有商品销售上。例如万达拥有庞大的高端用户群体,这些人可能不会去天猫消费,但对其他高端消费有所需求,万达就可以将汽车、奢侈品、艺术品等产业引入到万达电商平台中。而万达电商甚至还可成为未来“万达银行”的一部分,兼具部分互联网金融的战略功能。

  除了搭建平台经营流量,万达电商庞大的线上会员量还能转化成广告价值。例如一个广告商将广告位放在万达APP里,若点击一次返给万达4毛钱,那么万达每天有几百万的在线用户量,一天点击100万次就可入账40万。虽然前景美好,但接地气程度如何、具体操作难度有多大、何时能够实现,都是未知数。另外,万达准军事化的管理风格与互联网人才活跃自由的“网范儿”之间的磨合着实不易,这些都是万达电商高层近期高频波动的重要原因。这为万达电商蒙上了一层阴影。传统企业自建电商团队时,企业管理文化的“排异反应”,既限制了企业的创新,也“或多或少”地导致了包括他在内的电商人才的流失。

原资料名称:王健林央视财经论坛演讲实录——万达电商蓝图
下载地址:http://down.winshang.com/show-65448.html

来自:赢商网整理
关键词:万达 万达电商模式 万达广场
运营管理
相关干货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