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选哪种邻居|才能旺你家生意?

2017年12月29日16:17
核心提示: 商圈决定客群,楼层决定客流,位置决定气场,邻居决定气质。问题来了,选址时你该选谁做邻居?

在品牌成长期,消费者第一时间判断你的品牌段位,往往是通过你的邻居。如果你的左边是沙县小吃,右边是黄焖鸡,我很容易判断你的消费层次是兰州拉面级别的……

也许,选址专题阅读)时对邻居的筛选考虑,就已经决定了一家餐厅的未来。

一、如何导流邻居的客户,又防止被邻居截留?

1、案例

去年,小七的寿司小店开到了商场的4楼服装区。

商场为了盘存客流,在每层百货区域增加了部分轻食餐饮区域,以延长单层顾客的停留时间。小七家寿司店隔壁是一家饮品店和一家小吃店。“商场有餐饮集中楼层,房租是非餐饮区的三倍多。”小七说。

如今,寿司店开了近一年时间,小七计划合约到期后撤店。小七说,同层的凉皮店做了不久就撤走了,如今隔壁是两家饮品店,生意都还行,但她家顾客就很少了。

“百货区做餐饮的话,还是饮品、甜品店更适合。”小七得出了结论。

2、划重点

■ 目标区域的“自带客流”是否适合你的品牌、品类?

拿小七这个案例来说,如今百货区的主要客群是中年人,年轻化的餐饮品牌在百货区开店,就几乎很少有客流上门。

■ 品牌本身是否有强大号召力,能吸引目标客群主动上门?

避开餐饮区的战场,入驻费、房租相对较低,但同时也失去了餐饮区所具备的“自带目标客群”的客流量。如果品牌没有强大到“自带流量”,就要当心了。

■ 你的品牌,适不适合目标位置的消费场景?

小七这个案例里,饮品相对比较适合在百货区,逛街随时会口渴要喝东西,但如果要吃东西一般会去餐饮区,比较有选择空间。

而且,非餐饮区的位置做餐饮,商场一般会要求所经营的产品不能有明显气味、制作中不能产生油烟或水雾等,有些位置的上下水情况也会有一些限制。选择非餐饮区,这些问题也要考虑在内。

二、该错位避开同品类,还是应该自信地扎堆?

1、案例

大众认知中,麦当劳肯德基开店总是相隔不远,具体情况如何呢?

专注于地理大数据服务的公司GeoHey曾做过统计:近55%的麦当劳店铺在500米内都有肯德基店铺的存在。

如何解释这种扎堆儿现象?

先说一个著名的概念“纳什均衡”,是博弈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它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同一时间内博弈中的任意一方做出应对其他方的最优反应。

以麦当劳与肯德基为例。假设麦肯要在一条笔直的路上选址,这条路上客流均匀分布,通常情况下,人们愿意就近消费。

因此,从资源最佳分配的角度来看,麦当劳和肯德基应该分别开在这条路的1/4、3/4处,两家店各自能获得这条路1/2的客流量。

2、划重点

■ 吸引更多的“品类目标客群”,比单独开店更能有效引流

《教父》里有句台词:“离你的朋友近些,但离你的敌人要更近,这样你才能更了解他。”

大众往往对“哪里有XX品牌”不敏感,而对同品类扎堆的“小商圈”印象更深。

过去购物中心招商,一般同楼层商户会尽量错开品类排布。但近几年这一惯例已被打破。某商业地产华东市场招商经理卷卷曾告诉我们:一是因为大批品牌集中入驻购物中心,产品同质化严重;二来,如今餐饮老板思维越来越开放,不再避讳与同品类品牌相邻。

■ “小商圈”同品类越多,定位人群就越精准

望湘园开发总监认为,中餐一定要找同品类聚集地,相邻品牌的同品类越多,在区域内的定位人群就越精准。

同类聚集,相当于降低了宣传成本、产生磁铁效应和规模效应,消费者需要这个品类时会第一时间想到这个“小商圈”。

此外,云食传媒创始人白墨认为,初创品牌可以通过集群效应,增加品类在商圈内与其他品类的竞争力,近距离向其他品牌学习、交流。

上一页 12下一页

来自:餐饮老板内参
关键词:选址 餐饮选址 麦当劳 肯德基 望湘园 豆捞坊
运营管理
相关干货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