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16个特色商业街大考察(下)|成都锦里等

2015年07月20日14:09
核心提示: 上篇的7月大出游,我们从北京走到了杭州,下篇我们来到嘉兴(禾)、西安(镐)、成都(蓉)。 项目包括:成都锦里、宽窄巷子、西安书院门等 考察要点:空间布局(外部开放空间、建筑实体空间模式大解析)

  上篇的7月大出游,我们从北京走到了杭州,下篇我们来到嘉兴(禾)、西安(镐)、成都(蓉)。

  考察要点:空间布局(外部开放空间、建筑实体空间模式大解析)

  九、嘉兴梅湾街区:三面环水,具有逻辑和开放性

  

  嘉兴梅湾街区濒临京杭大运河河湾,东南西三面环水。整个嘉兴梅湾街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成于2006年,是对传统步行街区的改造。

  嘉兴梅湾街整个布局就如同一个大型的聚落。一条城市干道从片区中央穿过,将整个街区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区规模较小,因而重点介绍嘉兴梅湾街的西片区。

  嘉兴梅湾街步行商业街区,由4一5层的民国风格建筑逐渐向内部沿河1—2层的建筑过渡。按照层级的布局方式与各层级的逻辑与场地四周的环境编织在一起,即体现了江南水乡高密的空间肌理中又有在基地四周的新建建筑的活力。

  1、外部开放空间

  线性空间

  在梅湾街东区中,对街区空间的体验分为几个层次主街、老街、巷道、集、场、岸。街区南面沿河为单趟的老街,由一条东西向主街将新建的建筑串联在一起,结构非常清晰。

  

  在沿河的仿古建筑片区中由一条东西向的街道为主轴,条南北向的胡同依次排列,呈现半边鱼脊骨形道路结构。虽为鱼骨状的道路布局,但是建筑排布并非整齐划一的,而让人感觉是建筑移动而形成的街道空间。

  由新建筑组成的主街位于东区的商务片区,南北走向,街道宽约6米,街道高宽比约为0.45:1。两侧建筑呈现向中央靠拢的趋势。全长300米,贯穿整个街区,这条主街道上最窄处6米,最宽处13米。沿河一带的仿古片区建筑尺度相对较小,东西向主街的街道宽5米左右,街道高宽比约等于1/0.8。

  是尺度亲切适宜人的步行街道。天井围合的四合院建筑呈南北向依次排布,山墙面与围墙组成的巷子依建筑周边南北向分布,宽度只有1一2米。

  穿过狭窄的空间迎面而来的是宽阔的河景,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愉悦。有的巷道被拓宽,将河景引到街道中,并在景观处理上布置有一些曲折的廊子,让人们嬉戏流连。

  面空间

  主街由较大体量的建筑都用组合的手法拼接在一起,形成了街道与建筑中若干个半开放的庭院空间。在街道中部的开放广场,引导人们从城市道路中进入商务片区,也为步行道提供中央顿点。这些开放及半开放的场,提供了绿化和停下来休息的场所,与街道空间互相结合,进行于其中,能感受到空间的丰富变化。

  沿河湾的一片仿古建筑群与美景的完美结合一梅湾河景、梅湾岛是梅湾步行商业街区中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色。沿河道的岸边设置了铺有木板的景观休憩步行道,茶铺结合设置了岸边休憩座位,蜿蜒曲折的河岸空间被充分利用起来。

  2、建筑实体空间

  无论是鸟瞰梅湾街区,还是行进于其中,能感受到最大的特点是新旧建筑的和谐与对话。在临近城市道路两侧分布着尺度较大的建筑,普遍高度四一五层,采用院落围合的形制。

  

  西边的商务片区中新建建筑与老建筑分置于步行街道两侧,西面依次排列着片层状马头墙穿插于翻新后的古建筑,建筑普遍为二层,高9米左右,主题色调由青砖灰瓦与红木窗扇组成。东面是民国时期风格的建筑群,高大、线条简洁,灰砖砌筑而成,建筑体量普遍为三一四层。

  形成的街道空间丰富多样,参差不齐,一步一景,且看不到尽头,时空的纵横交错在这体现的淋漓尽致。虽然两侧建筑的细节都非常丰富,但都彼此互相尊重,并兼顾着街道的整体感。

  十、嘉兴月河街区:水格网交错,划分南北两片区

  嘉兴月河历史街区座落在嘉兴城区,月河街虽是传统历史街区改造,却完全的修旧如旧。嘉兴月河步行商业街区整体休整完成于2009年,占地面积3万6千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街区临河而建,集中展现了江南特有的水乡古城风貌。

  1、外部开放空间

  

  线性空间

  

  月河街是嘉兴城北最繁华的一个步行商业街区。中基路上民房稠密,巷道交织似网,沿街还有多处跨街楼、石库门和江南府城独有的拱型砖砌沿河廊棚。月河步行街区,四面环水,在京杭大运河、外月河、秀水兜“三河”的环绕下。外月河将月河街分为南北两个片区。

  南片区由350米东西向横贯街区的中基路,北片区由170余米的坛弄为主心骨架串联整个月河片区,整个步行街区以四合院为母体重复拼合而成。正交的弄堂网络与传统的四合院相结合,主弄结构清晰,让人在其中流连能识别出方向。

  南片区由主弄(中基路)与南北向的6条支弄,还有沿水边的条外廊组成完成整个步行街区的空间构架。北月河片区由坛弄与南北向的小坛弄形成十字交叉状,并由若干条并列排列在坛弄上的支弄组成,南月河片区与北月河片区有四座石桥作为联系的通廊,营造出呈的江南水乡居住区特有的格局。

  过了荷月桥,就步入了主街中基路。两侧是二层的建筑,主街宽5米左右,D/H约为0.8/1,尺度非常亲切。一层的商铺沿街是棕黑色的木板门窗,街道走向整体显曲线形,通过主弄上任一个岔口的支弄,都可以来到临河空间。

  支弄空间相当狭窄,宽度在1米左右,只能容下一人经过。这里沿河都是传统民居,合院式的民居中有庭院,6到15米不等的四合院大大小小的拼合在一块,四合院之间也有若干个半开敞的院落。有时可透过店门可以看到后面一条街道,空间层次非常丰富。

  面空间

  整个月河街区空间肌理紧密,仅在下了荷月桥的入口广场稍显宽阔,长宽约为25米,入口广场三面围合,联系着外廊与中基路,空间尺度亲切宜人,正中的过街廊道暗示着前方的空间存在,指引着人们向前行走。沿广场两侧布置的小摊贩,活用了广场空间。

  座造型古朴的石桥架于运河之上,构成了月河街区独特的标志。主支弄、合院空间、河道、外廊、石桥几个空间构成要素将月河桥在出色商业氛围中又赋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形成月河街的空间特色的要素之一就是运河,河水纵横交叉,迂回曲折。外月河、秀水兜等水系在区域内透逸相连,并与古运河环通,在商业街区中更显水乡韵味。

  2、建筑实体空间

  月河步行商业街区的建筑是清末明初的建筑风格。完全体现了修旧如旧的风格。街区内的旧石板路,马头墙、灰瓦白墙和木板门都有浓郁而有质朴的气息,符合历史街区的古风古貌。

  沿城市干道与月河街相交的界面一水的灵气和“老房子”的厚重在这里得到结合。是灰白的墙面、大片的灰瓦、向天空跷起的马头墙依次排列,形成了简单的韵律重复。

  

  建筑外廊与河道空间的融合也是月河街区空间的主要特点之一。在外廊下依可以休憩、观赏美丽的月河景色,也能拾阶而下,碰触到清凉的水面。

  十一、西安骡马市:以“街”作为动线,串联形态各异的商业空间

  

  西安骡马市位于西安古城中心东大街的西段,地处城市中心商业地段,为西安古城寸土寸金之商业旺地。西安骡马市修缮完成时间2008年,总占地面积6万5千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1、外部开放空间

  

  线性空间

  骡马市步行商业街区紧邻钟楼东侧,主街总长约360米,南北走向。北部端口接东大街,南部端头接东木头市。主街宽约20米,两侧建筑5一7层不等,街道高宽比约1:1.2。

  与主街平行的次街从商场内部穿过,与主街有三条东西向的通道连接。在水平交通的组织上,以“街”作为动线,串联形态各异的商业空间,人流、物流流线清晰。

  同时在水平的街道上增加竖向空间,增加地下商业街,变为立体式的活动,使人们可以多角度的感受到步行商业空间的魅力。水平的街上有垂直的扶梯,把整个商业空间连接在一起,让游客能够便利地到达街区中的任一区域。

  面空间

  位于街区中部的中央广场,宽约50米,长约45米。平日里布满摆摊的棚子,为整个商业街区提升了人气。广场中间的大屏幕也为特殊节日提供了娱乐的氛围。

  

  南区次街的末端由四栋大商场围合的中央庭院,二层有连廊相互贯通,长约30米,宽约20米,在平日里为一些唱歌表演等活动提供了空间。

  2、建筑实体空间

  骡马市的建筑实体主要为大尺度的现代式大商场。包括地下两层及地上七层的主体建筑,商业区整体划分为三个区域,剧院、博物馆和广场为主的中区,靠东大街部分为北区,靠东木头市部分为南区。

  中区面积约7000平方米,广场以“休憩和共享”为主题,由梨园文化广场、博物馆、大型演艺中心、瀑布水景组合构成整个步行街区的中心。

  北区有一至五层的商场,六层为娱乐休闲广场。南区一、二层的骑楼围合、空中环廊式步行街为特色,建筑共七层地下一层及北区地下二层为商场。

  建筑风格在现代建筑的尺度上加上屋顶轮廓线起伏有致、出檐深远。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韵,呼应了城市的整体风貌。其细部设计采用现代的材料和构成手法,立面空间处理上采用了骑楼、上部收进的设计,体现了商业建筑与时俱进的特点,富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十二、西安书院门:东西向横街,古文化气息浓厚

  

  西安书院`门是西安城内一条保护较好的古文化步行商业街区,明清城巷名为书院门大街。明万历年间以在此街北建关中书院而得名。西安书院门占地面积约2万3千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万1千平方米。

  

  书院门是指以书院门步行商业街区到南面城墙,位于明清古城墙北侧。西安书院门步行商业街区位于南城门内,周围有碑林博物馆、南侧临近古城墙。街道与建筑都呈正南北走向,书院门所在周边多为保留下来的居住建筑,空间肌理细密。

  外部开放空间

  

  线性空间

  西安书院门是东西向横街,西起南门什字,东至碑林。书院门的主街道是一条线性的步行街道,没有空间开合的变化,房子笔直的排列在街道两侧。

  从主街道发散出若干条巷道连接到内部的居住单元,但是由于内部院落的破败并没有与街道形成有机的联系,而没有带动周边的发展,主街与街巷空间有些脱节。

  主街道长300余米,街道宽度7一8米左右,两侧建筑二一三层,街道高宽比1;1,尺度是比较宜人的。

  面空间

  整个步行街在主街中间摆放一排可以移动的摊位,将街道空间一分为二,使空间更为紧凑、亲切。在街道的中部有一小块退后的开敞空间,便是关中书院的位置。

  这里的店铺门面既不像江南商号那样纤巧秀丽,也不同于北京大栅栏那样富丽堂皇,而是古朴敦厚,门面很少有繁琐的装饰,进深狭长,显示出“深藏若虚”的特色。

  建筑实体空间

  街道两侧的建筑都是明清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虽然经过修葺但是改变不大,彰显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街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古建筑都为一到二层,尺度宜人。街道上的古建筑与众多的传统民居共同构成了浓郁的传统风貌。街头的牌楼古韵十足。

  十三、西安慈恩镇:“回”字型围合,展现浓郁市井文化

  

  西安慈恩镇步行商业街区位居西安曲江新区和大雁塔门户位置,地理位置处于曲江片区的咽喉地带。整个街区的建设围绕着大雁塔所在地大慈恩寺,占地面积1万8千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万8千平方米。

  西安慈恩镇步行商业街区建成于2007年,在其辐射范围以慈恩镇为核心,近年带动了整个商业区域的建设,已建好的就有西面的大唐通易坊步行街、北面的雁塔商业北广场、大唐不夜城等商业片区。西安慈恩镇步行商业街区周边肌理较大,周边的路网呈正南北向和东西向的标准棋盘格式排列。

  

  外部开放空间

  

  线性空间

  整体上采用的是“回”字型围合的街道布局,结构紧凑。街区外围呈向外的单面街道,街区东西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出入口。中间层次是两面都有建筑围合的街道空间,在街区的中心设置戏台,四周围合形成小广场。

  整个西安慈恩镇步行商业街区空间布局具有向心性。回字形的网络化布局,空间层次丰富。长宽均为120米左右,步行街道面宽约8米,周边建筑多为2一3层,街道高宽比约为2:3。连接街道的巷道空间较狭窄一些,巷道面宽约5米,高宽比约为1:1.5,空间尺度都比较适宜。

  面空间

  街区东面的牌坊作为步行商业街区的起点,面向大雁塔北广场,牌坊前端开放的小广场被临时摊位占用。戏台和广场做为中心点,是整个商业街区的核心空间。

  戏台采用庞殿顶标志着对整个步行街区重要的统率地位。戏台前长宽都为米的矩形广场尺度亲切,打造出具有传统意向的休闲娱乐氛围。

  建筑实体空间

  西安慈恩镇步行商业街区的建筑体量较大,边长30一50米不等,进深10米左右,虽为仿古风格,但并不是古建筑的尺度。建筑风格都为仿古风格,在整体上给人以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文化气息。

  建筑的二层均有廊道与平台连接,形成了空中的第二层水平界面,提升了二层商业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商业效益。同时运用了关中民居的建筑元素马头墙、青砖、雕刻、瓦当等仿古建筑元素点缀在街区的各个角落,让人感觉到在这生长出来的浓郁市井文化。

  十四、成都锦里:三段式过渡呈现中国古代街巷的空间韵律

  

  成都锦里民俗休闲步行商业街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旁,周边商场林立,是成都餐饮、娱乐文化集中之地。

  成都锦里建成于2004年,锦里以“历史文化”为主题进行开发,占地面积约1万2千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20平方米,是一条以传统川西古镇为建筑风格的旅游休闲步行商业街区。

  外部开放空间

  

  线性空间

  锦里步行商业街南起武侯祠大街,主要街道沿南北向展开,呈线性的街道走向。总平面呈套索状,由小广场一步行街一中心广场一两条并列的步行街组成。通过中心广场完成街道的停顿与转化。

  锦里步行商业街区主要街道分为三个段落。

  

  第三部分街道平行布置的是只为半边的小吃一条街,一层的小型店面与街道另一侧绿树形成的界面相处融洽,假山与绿树的环绕使次街更为自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更享有美好的景致。

  锦里南北向主街道总长310米,街道宽2一4米,锦里步行街区街道由宽至窄,4米,3米,2米渐行渐窄的路面,狭窄的街道、小尺度紧凑的空间布局都步步诱人深入。

  第一段落的街道高宽比约D/H为0.45,接近0.5,临街商店的面宽与街道高度之比W/D约大于1,与街道尺度面宽相当的反复出现,有中国古代街巷的空间韵律。

  第三段落的建筑体量相对较小,街道面宽3米左右,D/H约为0.37,楼高、开间比例都得到了更为人性化尺度的控制,各种横街、窄巷、过街楼穿插其中。虽然锦里主要空间仍是单向的线性空间,但其亲切的街道尺度、空间的开合变化都别具匠心,让人行进其中并不感觉单调。这些细部空间的处理标志着锦里是一个边界清晰,尺度宜人,令人身心皆感舒适的街区。

  面空间

  入口与主要街道轴线错位,左右两侧是古色古香的古蜀川西风格仿古建筑。漆红的实木与黑色的柱子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正中是一条过街天桥横跨街道之上,二层的建筑体量,围合的空间特征在一开始就给锦里带来了安全的感觉。

  中段广场约2千平方米,通过古典园林的处理手法,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左侧的湖面后有出口通往武候祠,广场正北方是三文庙戏台,右侧是三国文化墙和文臣廊,登上二层的艺术长廊,底下传流不息的人们尽收眼底,打破了前后段街道空间狭窄的空间尺度,形成开阔的视野。

  牌坊、桥、假山、文化墙、艺术长廊和戏台等建筑元素和景观小品、使街区整体上表现得古韵十足。

  建筑实体空间

  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度基本相当,多为二层,面宽约12米,进深约6米。小青瓦、坡屋顶,充分体现了蜀汉时期的文化内涵,简洁的构图体现出汉代雄浑、朴实、简练的风格显得街道热闹有生气。

  锦里第三部分的建筑在外表皮显示出“穿斗式木构架”抹灰墙面。临街一侧利用挑檐形成出廊,虚实对比的檐廊成为公共空间,促成商业环境的热闹气氛。

  街区底界面采用灰色方形砖铺地,打造出古朴的意向。顶界面挂满旗帜,界定出街道的第四个面,形成了围合感更强的半封闭空间。侧面建筑的木板门窗共同打造大面积的开敞商业空间。

  十五、成都文殊坊:丁字型街道,九街十庙、庭院艺坊

  

  成都文殊坊步行商业街区位于文殊院历史文化区内,紧邻千年古寺文殊院。2006年文殊坊保护区的的步行商业街区开始运营,街区主要围绕佛禅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题。

  街区占地面积3万7千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万2千平方米。文殊坊打造的以文化休闲旅游为主的步行商业街区,是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延伸与融合。

  外部开放空间

  

  线性空间

  文殊坊占地规模不大,长320米,宽160米,由新老建筑和街道共同构成。两侧建筑普遍为两层,以成都传统的丁字型街道转角为特色。不同功能片区间由4一6米宽的道路隔开,街道高宽比1:2。

  街区外部的空间体验体现了“九街十庙、庭院艺坊”的街坊结构,纵横交错,次街道尺度2一3米,街道高宽比1:4,空间较为狭长,空间围合感较好。

  街道院落结合的空间肌理是街区空间的特色,穿行其中,有走大街一穿小巷一进院落一入堂屋的序列空间体验。

  面空间

  不同功能块之间放大的转角空间是文殊坊中的空间交点,偶有独特的表演活动。

  建筑实体空间

  成都文殊坊步行商业街区中的建筑面宽约24米,进深约10米,由合院建筑构成。建筑为川西建筑风格,体量小巧,风格统一。

  建筑采用了穿斗结构,深色柱梁粉白墙体,形成统一的界面,坡屋顶勾勒出天空的边界线。建筑的细节挑檐、窗脚、门脸、栓马锁刻画精致,线条简洁流畅。

  十六、成都宽窄巷子:“鱼刺”状街巷,宽、窄、井巷子兵营式布局

  

  成都宽窄巷子是成都古城中三大国家级历史保护区之一,宽窄巷子原以居住为主,是清代满城的遗留部分,肌理较为密集,由平行的老式街道与四合院或三合院群落组成。

  宽窄巷子街道显兵营式布局,由东西向的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并列组成。宽窄巷子空间层次丰富完整,由街到巷,再到门厅、院落的空间脉络非常清晰。成都宽窄巷子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

  外部开放空间

  

  线性空间

  宽窄巷子由两条半“鱼刺”状街巷的空间格局。三条巷子因其特征不同,具有明确的标识性。宽巷子与窄巷子间有三条南北向的巷道互相联系,窄巷子与井巷子中只有一条巷子联系,所以并没有形成网格状布局,而是以东西向的平列排列的三条巷子为空间主体。

  宽巷子东起长顺上街分叉处,西止下同仁路,长391米,宽7.7米。清代因与邻近街巷比较宽,俗称宽巷子。宽巷子两侧建筑普遍为一层,街道高宽比为D/H为1:0.58,街道较为开阔,两侧建筑对街道中心的控制感较弱。

  商业活动分属于街道两侧。宽巷子内宅前较宽的区域为较为舒适半开敞公共空间,是居民喝茶、聊天、休闲的场所。

  窄巷子与宽巷子平行,东起长顺下街,西止下同仁路。长390米,宽约6米,街道高宽比接近1:1。因街巷空间比较宽巷子而言较窄,被称为窄巷子。

  井巷子紧邻窄巷子长370米、宽10米,街中有水井故称井巷子。井巷子只在街道的半边有商铺,井巷子上多为酒吧与餐饮,沿街面上摆设的座椅具有休闲气息。

  面空间

  

  宽巷子两端的东入口与西入口是较为宽敞的公共空间。东入口广场为街区的主入口,但面状空间的空间特征不明确。西入口广场作为西边的空间节点,目前的开放性不够,没有得到很好的强调。

  建筑实体空间

  宽窄巷子的街道空间界面处理颇具匠心。有直接面向街道的店铺,也有需要绕过虚墙面,到达朝向庭院空间的店铺。

  虚实空间的转化与虚实墙面的对比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宽窄巷子内的建筑为青砖灰瓦,仿民清风格的合院式建筑。合院有单进的也有二进的。边长巧15一30米不等,布局灵活,密度较高,肌理致密。

  低层区建筑尺度宜人,对于商业的流线与效益也相对有益。以青石铺砌的路面,与建筑的青砖灰瓦互相辉映,和宽窄巷子历史风貌协调。

  沿街建筑恢复古风古韵的同时,也加入了一些有现代创意的细部,如琉璃门、木隔扇,玻璃展示橱窗。宽窄巷子的建筑空间与庭院空间尺度都很亲切。营造出具有历史气息又有现代韵味的可游可逛可驻留的步行商业街区。

来自:微信号“商业地产云智库”
关键词:成都锦里 宽窄巷子 西安书院门 历史街区 商业街区
运营管理
相关干货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