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太空船”新总部终于要竣工了,苹果希望在今年春天正式入驻。相比于乔布斯的规划(于2015年竣工),完工时间拖了一年又一年。难道是建筑商的拖延症犯了吗?项目施工人员“哭诉”:这个锅他们真的不背,明明是苹果完美主义强迫症太严重!
试问,商业地产井喷大环境下,有哪几家项目会用巨匠精神去追求完美?
苹果新总部是一个四层楼高的环形建筑。周长大约有一英里,被《旧金山周报》称为“巨型玻璃甜甜圈”。
苹果新总部目前的建设进展
1、Louis Mozingo:告诉我,和你隔了10米的John正对的是什么方位?
当前的主流办公室设计越来越趋向于开放式的空间设计——以促进团队协作。然而苹果的这个“太空飞碟”式环形玻璃建筑,光是要人在里面分清东西南北的方位恐怕就是个大问题。
苹果往这个“飞碟”里砸了这么多的时间和金钱,确定走对了路子吗?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景观建筑与环境规划系的主任Louis Mozingo表示,苹果想的可不是要将办公空间的生产效率最大化,而是要打造公司的标志性建筑,使它成为一个“苹果偶像”。
上图展示的是一个超大中庭内的咖啡馆,上方一共有59个天窗,使阳光能够照射进来,而敞开的巨型玻璃大门则确保了新鲜空气的流通。
2、一位匿名的前任“飞碟”建筑师:图纸容差余地这么小,你以为工人是在造手机吗?
在多数建筑项目里,建筑商使用的图纸容差(对理想尺寸的偏差预估,也即精度)一般在1/8英尺不到一点,但是苹果公司的容差要求却远小于这个数值,也是叫人头疼。
一位此前担任过该项目建筑师的匿名人士表示,苹果在设计感上的热忱虽然可以保证产品质量,但它的“完美癖”也要面临不少实际建筑过程中的问题。
苹果的内部设计团队提出了不少要求:玻璃上不能反射出通风口或管道;而一份针对整个建筑中使用的特定木材的说明手册甚至长达30页。
该匿名人士忍不住一泄之前的“怨气”:“你在制造手机的时候自然可以使用极小的精度,但是造楼也沿用这个精度,大概到时门都开不了了吧。”
3、German de la Torre:一群科技宅的柏拉图式死理性派设计
目前正在为该项工程殚精竭虑的建筑师German de la Torre发现,苹果在许多细节上的设计都源于他们自身的产品,比如圆角的弧度(iPhone边角的弧度),电梯按钮的设计(Home键),甚至有人觉得抽水马桶的设计都酷似iPhone。
这个马桶你们对外出售吗,给我来个玫瑰金的
不过,目睹了整个苹果总部从设计到修改(×10000次)到开工全过程的de la Torre认为,苹果并不是要打造一个巨型iPhone,只不过在设计形式上有一些柏拉图式理想主义又非常死理性派的执念。
“他们经过了好多年的反复试验才达成了这个最终的设计理念,自然要分毫不差的执行。”
4、一位匿名的前任建筑经理:天花板要像耳机插孔一样防尘(而我却还在用防尘塞……)
在建筑施工的早期阶段,苹果公司的各位高管们就告诉施工队,由混凝土铸造的光亮天花板必须是里里外外一尘不染,好比iPhone的耳机插孔一样。
为此,这项工程检验了数以千计的天花板,首先是苹果内部开发团队在商店确认,然后是建筑承包商在施工现场二次确认。
上图为艺术家想象的苹果Campus 2的完成图(俯瞰图),届时它将被7000棵人工移植的树木环绕。
“你觉得不是个事儿的东西,苹果统统要检查。”——来自某位建筑初期的施工经理人。
5、一位试图和苹果讲理的建筑师:第一次听说门槛还能影响工作,怪不得我工作效率低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各种建筑的门口。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的地面不会是平齐的,台阶和门槛的存在都是十分常见。
就是这么一个小细节,又让苹果高层犯了强迫症。他们要求,新总部的外部与内部地面必须平齐,衔接完美,不能有任何门槛、突起或者分割。
在建筑师试图和他们“讲理”的时候,苹果公司坚定地不肯退步。
他们底气十足地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如果外部与内部衔接不完美的话,那么工程师在走进新总部时,就不得不调整步伐,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他们从自己的工作状态中分心。
建筑师们花费了几个月试图劝服苹果公司,这种做法根本没有先例并且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但最终还是败给了苹果的坚持。
上图为无人机在空中连续拍摄的施工现场,成百上千的卡车和挖掘机正在作业。
6、怀疑人生的建筑消防负责人:为什么连一个小标识也不放过
我们都十分熟悉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圆滑、极简、富有曲线美。但当苹果公司将这种审美应用到新总部,尤其是连新总部的引导标识都要符合时,建筑师又跳脚了。
比如像防火设施的标识,既要走极简风,又要保证在紧急状况下轻易可读并达成疏散的效果,这可是难为坏了建筑消防负责人。
据这位经验丰富的负责人透露,为一个小小的防火标识,他大概开了15次会议。“我从来没有在一个标识上花过那么多时间。”负责人耿直地表示。
7、可能是被强迫症逼走的门把手负责人:你们纠结吧,我离职还不行吗
2015年,当苹果为了新总部的主大楼接触建筑承包商时,他们给承包商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确定会议室和办公室用什么样的门把手。
一个门把手,又花了建筑商几个月的时间。当他们终于确定方案并呈给苹果公司时,还是没有得到认可。
建筑商简直无法理解被拒绝的原因,因为在他们看来即使精确到纳米,这个设计也没有任何不完美的地方。
获得苹果公司的认可太难了,一个门把手的设计至少讨论了一年半的时间。甚至连当时负责门把手的建筑经理都没能看见最终定稿,因为直到他离职的那一天,苹果和建筑商还在就门把手进行商讨。
知名科技网站The Verge指出,虽然苹果新总部施工人员抱怨不少,但他们这些小“吐槽”也正是我们喜爱苹果和苹果产品的原因吧。
苹果公司的“吹毛求疵”也表明了他们对细节的重视,这种专注的文化根植于公司内部,即使是没人在意的门槛都不放过。
对此,我们要说的是,大家在操盘项目的时候,多一点实操,少一点套路,或许你的项目也能成为行业标杆,拒绝同质化和被替代。
特别说明:本文转载自iWeekly周末画报,此次转载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文字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往期热门干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