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店一直以来在购物中心里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聚客引流的作用,主力店一旦撤场,对整个购物中心而言无疑是重大打击。
尽管如此,不论是在招商期间,还是营业期间,主力店突然撤场的案例却仍然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下营运团队可以做些什么呢?
01
主力店撤场带来的影响
●招商时期:
1.租金:无论商场是什么样的定位,主力店一定是面积大、租期长而且稳定的客户,失去了主力店,商场的租金收益无疑会受到影响而降低;
2.空置率:购物中心主力店的退场会让其它非主力店商家以及次主力店商家萌生退出的念头,尤其是招商期间,主力店的退场容易让其它商铺的签约率骤降;
3.吸引力缺失:主力店的“退赛”,商场无论在名气上或者宣传口号上都会显得底气不足。
●营业时期:
1.管理费:主力店的大面积让商场的管理费有了最稳定最大限度的保障,主力店一走,管理费的金额以及稳定度都会受到影响。
2.人流量:掌握着聚客引流作用的主力店撤退,商场的人流量也会随之减少;
3.规划:本来已经规划设计好的布局缺彻底打乱了,商场调整起来的难度是很大的。招商中的时期还有很多机会够补救,倘若正在经营时期的商场主力店的流失会让商场在架构上受到致命的打击。
02
主力店撤场的原因
(1)由于自身原因撤场
主力店撤场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由于自身原因而不得不撤场,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商家经营不善、管理混乱或者资金短缺等问题时。
(2)由于与项目方有关的原因撤场
主力商户与项目方运理念、策略规划发生冲突,导致主力商户选择撤场。这种情况在商业领域中并不罕见,因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战略规划,难免会出现意见分歧。
03
项目方应如何应对?
(1)面对第一种情况,作为项目方,应及时启动招商工作,在储备的商家资源中选出符合项目定位的主力商家。
与此同时可以考虑对外宣传经营调整升级,与新主力商店达成合作意向后,提前打出主力商家的入驻信息,稳定项目市场。
(2)面对第二种情况,双方应该以合作共赢为目标来解决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各自的利益和需求,并寻找妥协点。如果无法达成一致,作为项目方的应与主力商家进行商谈,约定一个有一定期限的缓冲期,在缓冲期内及时确定新的主力商户。
此外,项目方也需要反思自身经营模式是否存在问题,是否尽可能地满足了商户的需求。同时也要加强与商户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建立。
不管是哪一种主力店撤场,项目方要在最快的时间内沟通好替代的符合定位要求的主力店,及时协调确保撤场工作结束后,新的主力店能同步紧随装修入驻,承担主力店引流职能,保障项目的整体运营。
新主力店要对周边特定的区域,进行宣传推广、造势,充分利用消费者尝鲜、猎奇心理,积累客户,带动引流。
主力店撤场,作为管理方一定要稳固好项目内部其他商家的情绪,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安抚,及时向商户说明缘由以及即将入场新的主力店,稳定其他商户,避免发生误会,联合新进的主力店举办热点营销活动,积累客户,回归正常经营。
04
如何引进新的主力店?
(1)关注新晋品牌,建立自己的商家资源库
营运团队应当及时关注新晋品牌,拥有自己的商家资源库,并根据项目类型和区域实际需求,选择符合项目长期定位的业态和品牌;
(2)摒弃主力店,选择引进区域首店替代
首店作为行业里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的潮牌在某一区域开的第一家店,能激发消费新动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拥有不输主力店聚客引流能力。引进更多的区域首店以代替原主力店,能及时扳回主力店撤场后带来的负面影响。
(3)压缩主力店面积,引进“小而美”品牌主力店
相比于面积较大的主力店,“小而美”的品牌主力店更受时下消费群体的欢迎,且往往具有更高的的租金坪效收益,比如家居类集合店、杂货集合店、美妆集合店等等。此外,一些网红品牌和新兴品类也是如今商业项目的租赁主力。
文字整理:Rin 赢商培训
据赢商大数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国74城有超7000家新首店亮相,相比2022年、2023年增长79.12%、36.18%。
深圳、武汉、上海、重庆、南京、广州、成都七城连续三年稳居“首店最青睐城市”前十。其中,2024年深圳首店数超450家,上升至TOP1,武汉、西安、郑州首店数量同比增速在前十城市中,居前三。
首店报告
2025年2月-赢商通会员《商业市场月报》
商业市场月报
赢商大数据监测显示,2024年,全国重点27城600+样本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创近四年新高。其中,出租率超95%的购物中心占比超四成,约3成购物中心空置率超10%(同比下降0.85%)。
空置率报告